算法:冒泡排序

本文介绍了冒泡排序的基本思想和特性,它是一种稳定的排序算法,时间复杂度为O(n^2),空间复杂度为O(n)。冒泡排序通过多次交换将较大元素逐渐‘浮’到序列顶部。此外,文章还提供了利用冒泡排序进行成绩排序的示例。

冒泡排序是一种稳定的排序,即在两个比较元素大小相同时不会改变他们之间的次序。冒泡排序一共进行了n趟排序,一共进行了(Σn)次排序,故时间复杂度为O(n^2)。由于没有占用额外空间,所以空间复杂度为O(n)。
其基本思想就是:假设对n个元素进行增序排序,那么就要进行n次排序。每次都会把相对较大的元素“浮”上来。
以下为利用快速排序进行成绩排序。
/*
题目描述:
有N个学生的数据,将学生数据按成绩高低排序,如果成绩相同则按姓名字符的字母序排序,如果姓名的字母序也相同则按照学生的年龄排序,并输出N个学生排序后的信息。
输入:
测试数据有多组,每组输入第一行有一个整数N(N<=1000),接下来的N行包括N个学生的数据。
每个学生的数据包括姓名(长度不超过100的字符串)、年龄(整形数)、成绩(小于等于100的正数)。
输出:
将学生信息按成绩进行排序,成绩相同的则按姓名的字母序进行排序。
然后输出学生信息,按照如下格式:
姓名 年龄 成绩
样例输入:
3
abc 20 99
bcd 19 97
bed 20 97
样例输出:
bcd 19 97
bed 20 97
abc 20 99
提示:
学生姓名的字母序区分字母的大小写,如A要比a的字母序靠前(因为A的ASC码比a的ASC码要小)。
*/

#include<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student{
 char name[101];
 int age;
 int score;
}s[1001];
void bubbleSort(student a[],int n){//学生对象和人数 
 student temp;
 for(int i=n;i>0;i--){
  for(int j=0;j<i-1;j++){
   if(a[j].score > a[j+1].score){
    temp = a[j+1];
    a[j+1] = a[j];
    a[j] = temp;
   }
   else if(a[j].score == a[j+1].score){
    if(a[j].age > a[j+1].age){
     temp = a[j+1];
     a[j+1] = a[j];
     a[j] = temp;
    }
   }
  }
 }
}
int main(){
 int n;
 int num;
 cin>>num;
 for(int i=0;i<num;i++){
  cin>>s[i].name>>s[i].age>>s[i].score;
 }
 bubbleSort(s,num);
 for(int j=0;j<num;j++){
  cout<<s[j].name<<" "<<s[j].age<<" "<<s[j].score<<endl;
 }
 return 0;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