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篇系列文章将按照以下结构逐一介绍不同种类的设计模式:
1. 创建型模式
2. 结构型模式
3. 行为型模式
- 行为型模式涉及类和对象之间的协作,以完成单个对象无法独立完成的任务,并分配职责。这部分将介绍十一种行为型模式:模板方法模式、策略模式、命令模式、责任链模式、状态模式、观察者模式、中介者模式、迭代器模式、访问者模式、备忘录模式和解释器模式。
通过这一系列文章,深入了解这些不同类型的设计模式,以及它们如何在软件开发中发挥关键作用。
前言
在软件开发中,设计模式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可复用解决方案,用于解决在软件设计中常见的问题。设计模式为开发人员提供了一种通用的指导,帮助他们设计和实施高质量、易维护、可扩展的软件系统。
本文将快速入门行为型模设计模式中的备忘录模式。
一、备忘录模式简介
1.1 什么是备忘录模式?
备忘录模式是一种行为型设计模式,旨在允许对象在不暴露其内部状态的情况下捕获和恢复其内部状态。这种模式主要用于将对象的状态保存到一个称为备忘录的对象中,以便在稍后的时间点将其恢复。
1.2 为什么需要备忘录模式(优点)
备忘录模式有一些优点,使得它在特定情境下非常有用。
- 状态保存与恢复的分离:备忘录模式通过将状态保存在备忘录对象中,实现了状态与发起人对象的分离。发起人对象不直接处理或暴露其状态,这有助于维持对象的封装性。
- 支持撤销操作:备忘录模式使得系统可以轻松支持撤销(Undo)操作。通过保存对象的历史状态,可以在需要时将对象还原到之前的状态,从而实现撤销操作。
- 简化发起人类:发起人对象通常需要维护和管理大量的状态信息。使用备忘录模式可以将状态保存的逻辑封装到备忘录对象中,使得发起人类的代码更加简洁和可维护。
- 支持多次撤销:通过保存多个备忘录对象,可以实现多次撤销操作。用户可以选择将对象还原到不同的历史状态,而不仅仅是上一步。
1.3 备忘录模式的不足
备忘录模式虽然有其优点,但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 资源消耗:如果备忘录对象包含大量的状态信息,或者需要频繁保存状态,可能会导致大量的资源消耗。这对于内存敏感的应用程序可能是一个问题。
- 复杂性增加:在一些情况下,为了实现备忘录模式,需要在发起人类中增加额外的方法和管理备忘录对象的逻辑,这可能会增加代码的复杂性。
- 对性能的影响:在某些情况下,频繁创建和管理备忘录对象可能对系统的性能产生一定的影响。特别是在需要保存大量状态信息的情况下,可能导致性能下降。
- 可能导致对象状态泄露:如果备忘录对象的访问级别不当,可能导致对象的内部状态被外部对象访问,破坏了封装性。
- 不适用于所有场景:备忘录模式主要用于需要保存和恢复对象状态的情景。对于不需要这种功能的应用程序,引入备忘录模式可能会显得过于繁琐。
- 潜在的一致性问题:如果备忘录模式的实现不够谨慎,可能会导致一致性问题。例如,在发起人对象状态发生变化时,没有及时创建备忘录对象,可能导致备忘录对象中保存的状态信息不准确。
1.4 备忘录模式的结构
以下是备忘录模式的基本结构:
发起人(Originator):这是需要被保存和恢复状态的对象。它包含创建备忘录和从备忘录中恢复状态的方法。发起人的状态可能会发生变化,而备忘录对象负责保存这些状态。
备忘录(Memento):这是用于存储发起人对象状态的对象。备忘录只能被发起人对象访问,其目的是防止其他对象直接访问发起人的状态。
负责人(Caretaker):负责人对象负责保存备忘录对象,但不对备忘录的内容进行操作或检查。它只是存储和检索备忘录,以便在需要时将状态还原到之前的状态。
使用备忘录模式时,发起人对象通过创建备忘录对象来保存其状态,然后可以将备忘录交给负责人对象进行存储。稍后,如果需要恢复状态,发起人可以从负责人那里获取相应的备忘录,并从中恢复其状态。这使得发起人对象的状态可以轻松地进行历史记录和还原。
1.5 备忘录模式的应用场景
备忘录模式适用于以下场景:
- 需要实现撤销机制:如果你的应用程序需要支持用户撤销操作,即用户可以在某个操作后回到先前的状态,备忘录模式是一个有效的解决方案。
- 需要实现历史记录:当你需要记录对象的历史状态,以便在需要时能够查看或还原到先前的状态时,备忘录模式是一个有用的模式。例如,文档编辑器可以使用备忘录来记录文档的不同版本。
- 状态保存与恢复的分离:当你希望将状态的保存和恢复逻辑与对象的核心业务逻辑分离时,备忘录模式可以帮助你实现这种分离,从而保持对象的封装性。
- 需要实现快照机制:在某些情况下,你可能需要在不破坏对象封装的情况下获取对象的快照。备忘录模式可以用于创建对象状态的快照。
- 对性能要求不是特别高:虽然备忘录模式可以提供状态的保存和还原,但在频繁保存和恢复大量状态信息时可能会影响性能。因此,如果你的应用对性能要求非常高,需要谨慎使用备忘录模式。
- 复杂的业务逻辑:当对象的状态保存和恢复逻辑变得复杂时,使用备忘录模式可以将这些复杂性封装到备忘录对象中,使得发起人对象的代码更加清晰和易于维护。
总体而言,备忘录模式适用于需要保存和还原对象状态的场景,特别是在需要支持撤销、历史记录或快照功能时。在设计时,要考虑应用程序的需求和性能要求,确保备忘录模式是解决问题的一种合适选择。
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应用场景的举例:
文本编辑器的撤销功能: 一个文本编辑器可以使用备忘录模式来实现撤销和重做功能。每次用户进行编辑操作时,可以创建一个备忘录对象来保存当前文档状态,以便用户可以撤销到先前的状态。
图形编辑器的历史记录: 图形编辑器可以使用备忘录模式来记录对象的位置、颜色等属性的历史状态。这样,用户可以随时回到之前的编辑状态。
数据库事务管理: 在数据库系统中,备忘录模式可以用于实现事务管理。事务的开始和提交可以被看作是状态的保存和还原,以保持数据库的一致性。
游戏状态的保存: 在游戏开发中,备忘录模式可以用于保存游戏状态,以便在需要时可以还原到先前的游戏状态,例如重新开始关卡或回放游戏。
命令模式的撤销机制: 在与命令模式结合使用时,备忘录模式可以用于实现撤销机制。每个命令执行时都可以创建一个备忘录对象,用于保存执行前的状态,以便在需要时可以撤销命令。
配置管理: 在应用程序中,备忘录模式可以用于保存和还原配置信息。例如,用户在应用程序中进行的设置更改可以通过备忘录模式保存,以便在下次启动应用程序时可以还原到上一次的配置。
二、访问者模式的示例
在奶茶店这个场景中,我们可以考虑一个奶茶订单系统,其中顾客可以定制自己的奶茶,包括选择口味、加糖量、加奶等。备忘录模式可以用于保存顾客订单的历史状态,以便在需要时进行恢复。
// 奶茶类,表示顾客的奶茶订单
class MilkTea {
private String flavor;
private int sugarLevel;
private int milkLevel;
public MilkTea(String flavor, int sugarLevel, int milkLevel) {
this.flavor = flavor;
this.sugarLevel = sugarLevel;
this.milkLevel = milkLevel;
}
public String getFlavor() {
return flavor;
}
public int getSugarLevel() {
return sugarLevel;
}
public int getMilkLevel() {
return milkLevel;
}
// 创建备忘录,保存当前状态
public Memento save() {
return new Memento(flavor, sugarLevel, milkLevel);
}
// 恢复到备忘录中保存的状态
public void restore(Memento memento) {
this.flavor = memento.getFlavor();
this.sugarLevel = memento.getSugarLevel();
this.milkLevel = memento.getMilkLevel();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flavor + "奶茶{" +
"加糖=" + sugarLevel +
", 加奶=" + milkLevel +
'}';
}
}
// 备忘录类,用于保存奶茶的状态
class Memento {
private String flavor;
private int sugarLevel;
private int milkLevel;
public Memento(String flavor, int sugarLevel, int milkLevel) {
this.flavor = flavor;
this.sugarLevel = sugarLevel;
this.milkLevel = milkLevel;
}
public String getFlavor() {
return flavor;
}
public int getSugarLevel() {
return sugarLevel;
}
public int getMilkLevel() {
return milkLevel;
}
}
// 负责人类,用于管理备忘录
class Caretaker {
private List<Memento> mementos = new ArrayList<>();
public void addMemento(Memento memento) {
mementos.add(memento);
}
public Memento getMemento(int index) {
return mementos.get(index);
}
}
// 客户端类,演示如何使用备忘录模式
public class Client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创建奶茶
MilkTea myMilkTea = new MilkTea("珍珠", 50, 30);
System.out.println("初始奶茶:" + myMilkTea);
// 创建备忘录管理者
Caretaker caretaker = new Caretaker();
// 保存当前奶茶状态
caretaker.addMemento(myMilkTea.save());
// 修改奶茶状态
myMilkTea = new MilkTea("草莓", 70, 50);
System.out.println("修改后的奶茶:" + myMilkTea);
// 再次保存当前奶茶状态
caretaker.addMemento(myMilkTea.save());
// 修改奶茶状态
myMilkTea = new MilkTea("椰果", 100, 100);
System.out.println("修改后的奶茶:" + myMilkTea);
// 再次保存当前奶茶状态
caretaker.addMemento(myMilkTea.save());
// 恢复到第一次保存的状态
myMilkTea.restore(caretaker.getMemento(0));
System.out.println("恢复到第一次保存的奶茶:" + myMilkTea);
}
}
在这个示例中,MilkTea
类表示奶茶,Memento
类表示备忘录,Caretaker
类负责管理备忘录。客户端类 Client
演示了如何创建奶茶对象、保存状态、修改状态以及恢复到之前的状态。
运行结果:
初始奶茶:珍珠奶茶{加糖=50, 加奶=30}
修改后的奶茶:草莓奶茶{加糖=70, 加奶=50}
修改后的奶茶:椰果奶茶{加糖=100, 加奶=100}
恢复到第一次保存的奶茶:珍珠奶茶{加糖=50, 加奶=30}
总结
备忘录模式提供了一种有效的机制,使得对象状态的保存和恢复变得灵活而可控,尤其在需要处理撤销操作或记录对象历史状态的场景中,备忘录模式非常有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