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FID防碰撞算法学习记录

本文详细介绍了RFID防碰撞算法,包括确定性的QT、二进制搜索算法和基于连续碰撞位映射的方法,以及概率性的ALOHA系列算法。重点讨论了各算法的优缺点,如平均查询周期、传输数据量和能量效率。此外,还提及了动态调整帧长度的策略和利用碰撞信息推理调整Q值的优化方法。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RFID防碰撞算法即是射频识别中多标签(tag)向唯一阅读器(reader)发其ID时,阅读器如何用尽量小的算力,控制不同标签,让其串行地发消息的算法。

本文是论文阅读记录。

实现方法主要分两类:确定性算法,概率性算法。当然还有他们的混用。

确定性算法

1.QT算法,二进制搜索算法BSA&动态二进制搜索算法DBSA

比特追踪技术,通常基于曼彻斯特编码,电平跳变不一致即视为碰撞。

2.关键词:连续位置碰撞、映射。《Improved RFID anti-collision algorithm》,Mustapha Djeddou(阿尔及利亚),2012,SCI

发生连续位置碰撞后,如下图2位,将此两位分别置00,01,10,11,低位置1(通配)发包,但这样冗余较多,容易产生空闲时隙。

比较方面

评论 4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