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MA(direct memory access):直接存储器存取,通俗地说就是数据的搬运工,它的存在使得CPU可以脱离繁琐的数据搬运,可以腾出更多时间去做更有意义的事,早在学生时代,学习STM32的时候,就已经接触和使用了DMA.因为STM32上就有DMA,可以看到DMA是已经很普及的器件了,在display, uart, sound等等诸多方面都可以看到DMA的身影.所以,很有必要掌握DMA的使用.
本次以三星Exynos4412为平台,进行DMA驱动编程来介绍,在Exynos4412上使用的DMA器件是PL330,下面是三星的datasheet:
可以看到,猎户4上有3个DMA控制器,其中DMA是支持内存到内存的DMA控制器,DMA0和DMA1是同时支持外设到内存&内存到外设的DMA控制器,因为在Linux里已经把DMA作为一个独立的子系统(可见其地位),有专门的编程接口,所以,这里我们就不再去专门了解相关的寄存器了,我们直接调用相关接口进行驱动编程就可以了,另外,三星的datasheet上也没有关于PL330相关寄存器的详细介绍,需要去下载PL330的datasheet,我是在ARM的网站上下载的,回头你们也可以下载细细研究寄存器,稍后我会给出其他博文也是有对寄存器进行介绍的.
下面几篇博文写的不错,有些内容是从这些博文里面摘抄下来的:
https://blog.youkuaiyun.com/u013625961/article/details/68945333
https://blog.youkuaiyun.com/automan12138/article/details/75201161
https://blog.youkuaiyun.com/fivedoumi/article/details/50237187
https://www.cnblogs.com/lifexy/p/7880737.html
关于DMA硬件原理就不说了,自行在网上找资料学一下.
DMA种类:
分为外设DMA和DMA控制器。其中外设DMA实现的为特定的外设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一般是外设向RAM单向传输数据。而DMA控制器则可以实现任意外设与内存之间的数据传输。此时外设跟CPU控制器之间通过流控制信号来保证传输通道的正常运行。
DMA传输的数据宽度不固定.
还可以实现任意长度的burst 操作。burst是DMA控制地址总线自行改变。
DMA也支持分散集合模式,即内存中数据并非连续,而是分配在多个块中,块大小也不一样,这时候DMA可以根据Scatter Gather Descriptors来进行DMA数据传输。
Descriptors是一个单向列表,描述了每块数据的位置和大小还有其他配置。DMA自行解析Descriptors的内容进行数据传输并寻找小一个链表节点,
如果Descriptor 链表是一个循环链接,则传输被叫做环形传输(Cyclic Transfer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