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笔记:动态路由协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原理及配置)

本文是关于动态路由协议,特别是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的学习笔记。介绍了动态路由的基础和分类,阐述了RIP路由协议的工作原理,包括定期更新、路由表形成等,还讲解了RIP的配置和验证,以及水平分割避免环路的作用和相关命令。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学习笔记:动态路由协议,距离矢量路由协议RIP(原理及配置)


1.动态路由

  • 基于某种路由协议实现

特点:

  • 减少了管理任务
  • 占用了网络带宽

1.1基础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 路由器之间用来交换信息的语言

度量值

  • 跳数、带宽、负载、时延、可靠性、成本

收敛

  • 是所有路由表都达到一致状态的过程

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的比较

  • 网络中静态路由和动态路由互相补充

1.2分类

按照路由执行的算法分类 

  • 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依据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所经过的路由器的个数选择路由 

RIP(距离矢量路由协议)、IGRP(思科私有的内部网关路由协议) 

  • 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综合考虑从源网络到目标网络的各条路径的情况选择路由

 OSPF(开放式最短路径优先链路状态路由协议)、IS-IS(中间系统到中间系统路由协议)

2.RIP路由协议工作原理

  • RIP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
  •  RIP的基本概念

       定期更新 (30s)

       邻居

       广播更新

       全路由表更新

  • 路由表的形成:

  • 度量值为跳数

最大跳数为15跳,16跳为不可达

  • RIP更新时间

每隔30s发送路由更新消息,UDP520端口

  • RIP路由更新消息

发送整个路由表消息

3.RIP的配置和验证

思考题:简述水平分割的作用?

  •       水平分割是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中最常用的避免环路发生的解决方案之一。
  •       产生环路的一种情况是:路由器A将从路由器B学习到的路由信息又告诉给了路由器B。最终,路由器B认为通过路由器A能够到达目标网络,路由器A认为通过路由器B能够到达目标网络。路由数据包的时候,数据将在两个路由器间不停地循环,直至TTL的值为0,将此数据包丢弃。
  • 水平分割的思想就是:在路由信息传送过程中,不再把路由信息发送到接收到此路由信息的接口上。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环路的产生。

启用水平分割:ip split-horizon

禁用水平分割:no ip split-horizon

附:上述命令在接口模式下配置。

 

这里的配置选择v2并且关闭了路由自动汇总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