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类和对象
1.1类和对象的定义
万物皆对象,客观存在的事物皆为对象,即看得到摸得着的为对象。
类是现实生活中一类具有共同属性和行为的事物的抽象。
1.2类的组成
类由属性和行为组成
属性 即对象有什么 类中通过成员变量来体现
行为 即对象干什么 类中通过成员方法来体现
格式
格式 public class 类名{
数据类型 变量名1;
数据类型 变量名2;
.......
方法1
方法2
......
}
二.成员变量和局部变量
成员变量:类中方法外的变量
局部变量:方法中的变量

三.封装
3.1private关键字
概念:
是一个权限修饰符,可以修饰成员(成员变量和成员方法)
作用是保护成员不被别的类使用,被private修饰的成员只在本类中才能访问
针对private修饰的成员变量,如果需要被其他类使用,提供相应的操作
提供“get变量名()”方法,用于获取成员变量的值,方法用public修饰
提供“set变量名(参数)”方法,用于设置成员变量的值,方法用public修饰
this关键字
用法:
this修饰的变量用于指代成员变量
方法的形参如果与成员变量同名,不带this修饰的变量指的是形参,而不是成员变量
方法的形参没有与成员变量同名,不带this修饰的变量指的是成员变量
好处
通过方法来控制成员变量的操作,提高了代码的安全性。把代码用方法进行封装,提高了代码的复用性
四.构造方法
格式 修饰符 类名( 参数 )
功能:主要是完成对象数据的初始化
构造方法的创建:
如果没有定义构造方法,系统将给出一个默认的无参数构造方法
如果定义了构造方法,系统将不再提供默认的构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