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51单片机发展史
1.1 51单片机由Intel公司设计诞生
(1)1971年,Intel推出4位单片机Intel4004。
(2)1972年,Intel推出8位单片机Intel8008。
(3)期间还有别的公司如Motorola、Zilog等推出各自的单片机系列。
(4)80年代初,Intel推出MCS-51系列单片机(即Intel8051)。
(5)后来Intel继续做了16位8085、8086等,再后来做了32位,再后来64位···一直到现在。Intel后期的路线主要面向高功耗高性能application级别CPU。
总结:
(1)早期时是不分单片机和别的CPU的,早期都是一起的。后来应用级别的高端CPU相继推出用于别的行业(PC、手机、打印机、工业控制···),其中一支专用与低性能、低价格、嵌入硬件产品中作为主控的CPU就成了今天所说的单片机。
(2)Intel发明(设计了8051系列的内核IP)了8051系列单片机,早期时Intel自己设计自己制造8051的CPU卖。后来Intel主攻了高性能CPU领域,看不上8051这个市场了,所以Intel开放了8051的IP,于是乎很多半导体厂商基于Intel的8051的IP设计生产了自己的51系列的兼容型CPU。
1.2 现代意义上的51单片机
(1)51单片机并不只是Intel家的,更多的是其他厂家的兼容型51单片机,如Atmel的AT89C51,另外国际上还有Philips(NXP恩智浦)、Dallas(DS1302、DS18B20)、华邦、西门子、Silabs(C8051F系列)等生产的兼容型51。
(2)不同厂商的兼容型51单片机会有一些差异,因为不同的半导体公司是有自己的一些独特技术的,他会把自己的技术和8051的内核相结合做出一些和别的公司有差异化的兼容型的51单片机。
(3)国内用量最大、最具知名度和竞争力的就是宏晶科技的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