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batis一级缓存、二级缓存、自定义缓存简笔

本文深入探讨MyBatis的一级和二级缓存机制,包括缓存的配置、工作原理及如何影响SQL查询效率。同时,介绍了如何利用自定义缓存如ehcache提升应用性能,并解析事务隔离级别的作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谈到mybatis,大家应该并不陌生,不管大型、小型项目中,很多都会用到mybatis,其特征无非就是操作简单、封装数据库便于调用。记住,砸门只要专心写SQL就行,如果SQL简便,SQL文都不用写咯,直接调用内部封装方法~

1、一级缓存

mybatis默认会有的缓存,作用域在一个SqlSession生命周期内,SqlSession会被清空的条件是:

  • 执行增、删、改操作
  • 手动关闭:SqlSession.close()

1.1 最简单的已经缓存,就是不用做任何缓存的配置

1.2 第一次查询和第二次查询中间,插入一次更新

1.3 关闭SqlSession,然后再次查询

2、二级缓存

2.1 开启二级缓存

mybatis-config.xml配置文件加入setting

<setting name="cacheEnabled" value="true" />

People.xml文件中(mapper文件),加入:

<cache/>

2.2 测试二级缓存

2.3 二级缓存,也会在增、删、改操作后,清除缓存滴

2.4 二级缓存在同一个mapper文件中,是跨SqlSession的

除非在SQL中加入属性:useCache="false",关闭二级缓存,或者干脆不设置二级缓存

2.5 如果关闭二级缓存,如上图所示,就会去看一级缓存有木有(在SqlSession未关闭的情况下),如下图所示,二级缓存被关闭,但是有一级缓存,所以2次同样的SQL查询,还是只会访问数据库一次

3、自定义缓存

3.1 引入jar包(砸用ehcache缓存)

3.2 加入ehcache.xml配置文件

<ehcache xmlns:xsi="http://www.w3.org/2001/XMLSchema-instance"
	xsi:noNamespaceSchemaLocation="../config/ehcache.xsd">

	<diskStore path="E:\ehcache" />

	<!-- Mandatory Default Cache configuration. These settings will be applied 
		to caches created programmtically using CacheManager.add(String cacheName) -->
	<!-- name:缓存名称。 maxElementsInMemory:缓存最大个数。 eternal:对象是否永久有效,一但设置了,timeout将不起作用。 
		timeToIdleSeconds:设置对象在失效前的允许闲置时间(单位:秒)。仅当eternal=false对象不是永久有效时使用,可选属性,默认值是0,也就是可闲置时间无穷大。 
		timeToLiveSeconds:设置对象在失效前允许存活时间(单位:秒)。最大时间介于创建时间和失效时间之间。仅当eternal=false对象不是永久有效时使用,默认是0.,也就是对象存活时间无穷大。 
		overflowToDisk:当内存中对象数量达到maxElementsInMemory时,Ehcache将会对象写到磁盘中。 diskSpoolBufferSizeMB:这个参数设置DiskStore(磁盘缓存)的缓存区大小。默认是30MB。每个Cache都应该有自己的一个缓冲区。 
		maxElementsOnDisk:硬盘最大缓存个数。 diskPersistent:是否缓存虚拟机重启期数据 Whether the disk 
		store persists between restarts of the Virtual Machine. The default value 
		is false. diskExpiryThreadIntervalSeconds:磁盘失效线程运行时间间隔,默认是120秒。 memoryStoreEvictionPolicy:当达到maxElementsInMemory限制时,Ehcache将会根据指定的策略去清理内存。默认策略是LRU(最近最少使用)。你可以设置为FIFO(先进先出)或是LFU(较少使用)。 
		clearOnFlush:内存数量最大时是否清除。 -->
	<defaultCache maxElementsInMemory="10000" eternal="false"
		timeToIdleSeconds="5" timeToLiveSeconds="5" overflowToDisk="true"
		maxElementsOnDisk="10000000" diskPersistent="false"
		diskExpiryThreadIntervalSeconds="120" memoryStoreEvictionPolicy="LRU" />
</ehcache>

3.3 测试

4、事务隔离级别

4.1 如下图,同一个事务,在另外一个事务对数据更新前后,查出的数据是一样的,因为系统默认的事务隔离级别为:REPEATABLE-READ(可重复读)导致的现象,就是说对于同一个事务的生命周期内,读取的数据是一致的(但是,砸门得把二级缓存给禁了,因为这个缓存会影响到测试,还需要在相应的statement中加入flushCache="true"属性)。

4.2 如果希望读取的数据是实时的话,需要在打开一个事务的时候,把事务的隔离级别改为:事务隔离级别改成READ-COMMITTED(读已提交),这样就OK了,如下图(禁用二级缓存)

自己学习的一些mybatis缓存知识,记录下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