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理解PCA怎么实现降维的?

本文详细介绍了PCA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想,强调了基的选择对于分析的重要性,并解释了如何通过最大化方差来选取主成分。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PCA主成分分析,基本思想是利用基的概念,基一定要保证不相关,所以在向量上体现即为协方差为0,在基上的投影效果越分散越好,数学上即为方差大,所以pca选择方差最大的K个为主成分,这里的方差最大的K个即为特征值最大的K个,意义是一样的。

上面的这句话可能大家觉得乱七八糟,所以对上面的出现过的词进行逐一解释
1.基的概念
在坐标系中我们知道,x轴y轴其实就是一组基,(0,1)、(1,0),任意的点(x,y)即为(x,y)=x(1,0)+y(0,1),x,y其实就是任一点在基上的投影

<think>好的,我现在需要回答用户关于PCA中矩阵计算原理的问题。用户希望了解相关的知识或教程,我需要结合提供的引用内容,特别是引用1、3、4中的信息来构建回答。 首先,我应该回顾PCA的基本概念,说明它是一种通过线性变换将高数据投影到低空间的方法,保留最大方差。然后,需要详细讲解矩阵计算的步骤,可能包括协方差矩阵的计算、特征分解、选择主成分等部分。 引用1提到了协方差矩阵的计算公式,用户提供的示例代码中也有协方差矩阵的部分。这部分需要详细解释,说明协方差矩阵的作用以及如何计算。比如,协方差矩阵Cov是m行m列,其中m是特征数,这一步是PCA的关键,因为它反映了特征之间的相关性。 接下来,引用3讨论了矩阵相乘的意义,即线性变换,这可以用于解释投影到新的特征空间的过程。在PCA中,特征向量组成的矩阵就是用来进行这种变换的,将原始数据转换到主成分空间。我需要将这一点与选择主成分的步骤结合起来,说明如何通过特征向量进行数据变换。 引用4中的代码展示了如何对特征值排序并选择前N个特征向量,然后通过矩阵相乘实现。这部分可以作为实际操作的例子,说明如何将理论应用到实践中。例如,特征值排序后选择最大的几个,对应的特征向量组成投影矩阵,然后数据矩阵与该矩阵相乘得到后的数据。 需要注意的是,用户提供的引用中有一些代码片段,如sklearn的PCA实现,但用户的问题更关注矩阵计算的原理,所以可能需要侧于数学推导,而不仅仅是代码应用。不过,结合代码示例可以帮助用户理解理论如何被应用。 另外,用户可能对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分解不太清楚,需要解释为什么特征向量能作为主成分,以及特征值的大小代表什么(方差的大小)。这部分需要结合线性代数的知识,但要用通俗易懂的中文表达。 可能还需要涉及数据标准化的步骤,因为PCA通常要求数据标准化处理,确保每个特征的均值为0,方差为1,这在引用4中的代码中可能有所体现(X_train_std可能是标准化后的数据)。 最后,总结整个流程,从数据预处理到协方差矩阵计算、特征分解、选择主成分、数据投影,每一步都涉及矩阵运算,需要将各个步骤串联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逻辑链条。 在生成相关问题的时候,可以根据用户可能进一步想了解的内容,如协方差矩阵的具体计算例子、特征向量的几何意义、如何选择主成分的数量,或者与其他方法的对比等来设计问题。</think>### PCA的矩阵计算原理详解 主成分分析(PCA)通过线性变换将高数据投影到低空间,其核心是**协方差矩阵的特征分解**。以下是关键步骤的矩阵运算原理: --- #### 1. 数据标准化 对原始数据矩阵$X$($n$个样本,$m$个特征)进行标准化,使每个特征均值为0,方差为1: $$X_{\text{std}} = \frac{X - \mu}{\sigma}$$ 其中$\mu$为均值向量,$\sigma$为标准差向量[^4]。 --- #### 2. 计算协方差矩阵 标准化后的数据$X_0$的协方差矩阵为: $$Cov = \frac{1}{n-1}X_0^T \cdot X_0$$ 协方差矩阵是$m \times m$的对称矩阵,反映特征间的相关性[^1]。 --- #### 3. 特征值分解 对协方差矩阵$Cov$进行特征分解: $$Cov \cdot v_i = \lambda_i \cdot v_i$$ 其中$\lambda_i$为特征值(代表主成分方差),$v_i$为对应的特征向量(代表主成分方向)。 --- #### 4. 选择主成分 按特征值从大到小排序,选择前$k$个特征值对应的特征向量,组成投影矩阵$W$: $$W = [v_1, v_2, ..., v_k]$$ 此时$W$的度为$m \times k$[^4]。 --- #### 5. 数据投影 将标准化后的数据$X_0$与投影矩阵$W$相乘,得到后的数据$Y$: $$Y = X_0 \cdot W$$ 该操作将原始数据从$m$空间映射到$k$空间[^3]。 --- #### 几何意义 矩阵乘法$X_0 \cdot W$的本质是:**以特征向量为基向量,构数据在新坐标系中的坐标**。每个新度(主成分)都是原始特征的线性组合,且方向正交。 --- ### 示例代码解析(引用4) ```python # 特征值排序并选择前2个主成分 eigen_pairs = [(np.abs(eigen_vals[i]), eigen_vecs[:,i]) for i in range(len(eigen_vals))] eigen_pairs.sort(reverse=True, key=lambda k: k[0]) w = np.hstack((eigen_pairs[0][1][:, np.newaxis], eigen_pairs[1][1][:, np.newaxis])) # 数据投影 X_train_pca = X_train_std.dot(w) # 标准化数据与投影矩阵相乘 ``` 此代码实现了特征值排序、投影矩阵构建和数据投影的完整流程。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Xuxixixixixixix

你的鼓励将是我创作的最大动力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