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 前端性能优化 -浏览器访问优化

本文介绍浏览器访问优化的五大策略:减少HTTP请求以提高性能;利用浏览器缓存改善加载速度;启用压缩减少数据传输;合理放置CSS和JavaScript;减少Cookie传输以降低数据量。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浏览器访问优化

1.减少http请求

       HTTP协议是无状态的应用层协议,意味着每次HTTP请求都需要建立通信链路、进行数据传输,而在服务器端,每个HTP都需要启动独立的线程去处理。这些通信和服务的开销都很昂贵,减咸少HTTP请求的数目可有效提高访问性能。

      减少HTTP的主要手段是合并CSS、合并 Javascript、合并图片。将浏览器一次访问需要的 Javascript、CSS合并成一个文件,这样浏览器就只需要一次请求。图片也可以合并,多张图片合并成一张,如果每张图片都有不同的超链接,可通过CSS偏移响应鼠标

点击操作,构造不同的URL。

2.使用浏览器缓存

       对一个网站而言,CSS、 Javascript、Logo、图标这些静态资源文件更新的频率都比较低,而这些文件又几乎是每次HTTP请求都需要的,如果将这些文件缓存在浏览器中,可以极好地改善性能。通过设置HTP头中 cache-control和 Expires的属性,可设定浏览器缓存,缓存时间可以是数天,甚至是几个月。

在某些时候,静态资源文件变化需要及时应用到客户端浏览器,这种情况,可通过

改变文件名实现,即更新 Javascript文件并不是更新 Javascript文件内容,而是生成一个新的JS文件并更新HTML文件中的引用

使用浏览器缓存策略的网站在更新静态资源时,应采用批量更新的方法,比如需要更新10个图标文件,不宜把10个文件一次全部更新,而是应一个文件一个文件逐步更新,并有一定的间隔时间,以免用户浏览器突然大量缓存失效,集中更新缓存,造成服
务器负载骤增、网络堵塞的情况。

3.启用压缩
      在服务器端对文件进行压缩,在浏览器端对文件解压缩,可有效减少通信传输的数据量。文本文件的压缩效率可达80%以上,因此HTML、CSS、 Javascript文件启用GZip压缩可达到较好的效果。但是压缩对服务器和浏览器产生一定的压力,在通信带宽良好,而服务器资源不足的情况下要权衡考虑。
4.CSS放在页面最上面、 Javascript放在页面最下面
浏览器会在下载完全部CSS之后才对整个页面进行渲染,因此最好的做法是将CSS放在页面最上面,让浏览器尽快下载CSS。 Javascript则相反,浏览器在加载 Javascript后立即执行,有可能会阻塞整个页面,造成页面显示缓慢,因此 Javascript最好放在页面最下面。但如果页面解析时就需要用到 Javascript,这时放在底部就不合适了。
5.减少 Cookie传输

Cookie包含在每次请求和响应中,太大的 Cookie会严重影响数据传输,因此哪些数据需要写入 Cookie需要慎重考虑,尽量减少 Cookie中传输的数据量。另一方面,对于某些静态资源的访问,如CSS、 Script等,发送 Cookie没有意义,可以考虑静态资源使用独立域名访问,避免请求静态资源时发送 Cookie,减少 Cookie传输的次数。

摘自:《大型网站技术架构,核心原理与案例分析》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