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计算机网络
文章平均质量分 87
Canterer-子帅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计算机网络(七)--运输层概述
运输层是整个网络体系结构中的关键层次之一。(1)运输层为相互通信的应用进程提供逻辑通信。(2)端口和套接字的意义。(3)无连接的UDP的特点。(4)面向连接的TCP的特点。(5)在不可靠的网络上实现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停止等待协议和ARQ协议。(6)TCP的滑动窗口、流量控制、拥塞控制和连接管理。从通信和信息处理的角度看,运输层向它上面的应用层提供通信服务,它属原创 2017-03-03 19:33:11 · 763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七)--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和传输控制协议TCP概述
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只在IP的数据报服务之上增加了很少一点的功能:复用、分用、差错检测。(1)原创 2017-03-03 19:34:19 · 3503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七)--TCP的可靠传输原理及实现(一)
可靠传输的工作原理TCP发送的报文段是交给IP层传送的。但IP层只能提供尽最大努力服务。所以TCP必须采用适当的措施才能使两个运输层之间的通信变得可靠。理想的传输条件:(1)传输信道不产生差错。(2)不管发送方以多快的速度发送数据,接收方总是来得及处理收到的数据。措施:当出现差错时让发送方重传出现差错的数据,同时在接收方来不及处理收到的数据时,及时告诉发送方适当降低发送数据的速原创 2017-03-03 19:35:03 · 4906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七)--TCP的可靠传输原理及实现(二)
TCP的流量控制 所谓的流量控制(flow control)就是让发送方的发送速率不要太快,要让接收方来得及接收。利用滑动窗口实现流量控制原创 2017-03-03 19:35:40 · 2828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七)--重要概念
运输层提供应用进程间的逻辑通信,也就是说,运输层之间的通信并不是真正在两个运输层之间直接传送数据。运输层向应用层屏蔽了下面网络的细节(如网络拓扑、所采用的路由器选择协议等),它使应用进程看见的就是好像在两个运输层实体之间有一条端到端的逻辑通信信道。网络层为主机之间提供逻辑通信,而运输层为应用进程之间提供端到端的逻辑通信。运输层有两个主要的协议:TCP和UDP。它们都有复用和分用,以及检错的原创 2017-03-03 19:39:26 · 663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六)--重要概念总结
TCP/IP体系中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网络层不提供服务质量的承诺,不保证分组交付的时限,所传送的分组可能出错、丢失、重复和失序。进程之间的通信的可靠性由运输层负责。原创 2016-12-19 12:04:50 · 805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一) 第一章 概述
网络指“三网”,即电信网络、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向用户提供的最重要的功能是:联通系和共享连通性:计算机网络使上网用户之间都可以交换信息,好像这些用户的计算机都可以彼此直接连通一样。共享:指资源共享。由于网络的存在,这些资源好像就在用户身边一样。由于因特网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所以计算机网络主要介绍什么是因特网及因特网的主要构件。概念:网络(n原创 2016-10-17 15:06:10 · 603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二) 数据链路层及点对点信道
数据链路层使用的信道主要两种类型:1)点对点信道:使用一对一的点对点通信方式。2)广播信道:使用一对多的广播通信方式。由于连接的主机很多,因此必须使用专用的共享信道协议来协调这些主机的数据发送。原创 2016-10-18 09:52:43 · 8735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路(四)使用广播信道的以太网
传统以太网最初使用粗同轴电缆,后来演进使用比较便宜的细同轴电缆,最后发展为使用更便宜和更灵活的双绞线。采用双绞线的以太网采用星形拓扑,在星形的中心则增加集线器(hub).10BASE-T以太网 10代表10Mb/s,BASE表示连接线上的信号是基带信号,T代表双绞线,F代表光纤。使用集线器的以太网在逻辑上仍是一个总线网,各站共享逻辑上的总线,各站的适配器使用的还是CSMA/C原创 2016-11-04 18:41:26 · 1444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五) 网桥原理详解及虚拟局域网
网桥自学习算法:用于逐步建立起转发表。建立过程: A向B发送帧 连接在同一个局域网上的站点B和网桥1都能收到A发送的帧。网桥1先按源地址A查找转发表。网桥1的转发表中没有A的地址,于是把地址A和收到此帧的接口1写入转发表。再按目的地址B查找转发表。转发表中若没有B的地址,于是就通过除收到此帧的接口1以外的所有接口转发该帧(决定了局域网上的网桥数不能过多,其站点原创 2016-11-07 11:52:49 · 9319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六) 网络层---概述
主要讨论网络互连问题,也就是讨论多个网络通过路由器互连成为一个互连网络(互联网)的各种问题。核心内容为网际协议IP,同时还要讨论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和几种常用的路由选择协议及IP多播的概念。最后简要介绍虚拟专用网VPN和网络地址转换NAT。因特网采用的设计思路:网络层向上只提供简单灵活的、无连接的、尽最大努力交付的数据报服务。网络在发送分组时不需要先建立连接。每一个分组独立发送原创 2016-12-13 10:44:48 · 611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六) 网络层---IP地址与IP数据报
IP地址的编址方法经过了三个阶段:分类的IP地址、子网的划分、构成超网。分类的IP地址的缺点: 1)IP地址空间的利用率有时很低。 每一个A类地址网络可连接的主机数超过1000万台,每一个B类地址网络可连接的主机数超过6万台。然而有些网络对连接在网络上的计算机数据有限制。例如,10BASE-T以太网规定其最大结点数只有1024个。 2)给每一个物理网络分配一原创 2016-12-13 10:46:07 · 4367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六) 网络层--硬件地址与ARP
从层次的角度看,物理地址时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使用的地址,IP地址是网络层和以上各层使用的地址,是一种逻辑地址。IP地址放在IP数据报的首部,而硬件地址则放在MAC帧的首部。在IP层抽象的互联网上只能看到IP数据报。虽然在IP数据报首部有源站IP地址,但路由器只根据目的站的IP地址网络号进行路由选择。在局域网的链路层,只能看见MAC帧。其MAC帧首部中的源地址和目的地址会发生原创 2016-12-13 10:50:29 · 1655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六)---网关
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为了更有效地转发IP数据报和提高交付成功的机会,在网际层使用了网际控制报文协议ICMP。ICMP允许主机或路由器报告差错情况和提供有关异常情况的报告。ICMP是因特网的标准协议。但ICMP不是高层协议(看起来好像是高层协议,因为ICMP报文是装在IP数据报中,作为其中的数据部分),而是IP层的协议。ICMP报文的种类分两种:ICMP差错报告报文、ICMP原创 2016-12-13 10:52:12 · 1223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六) 网关--内部网关协议RIP和OSPF
内部网关协议RIPRIP(Routing Information Protocol)是内部网关协议IGP中最先得到广泛使用的协议。RIP是一种分布式的基于距离向量的路由选择协议。RIP协议要求网络中每一个路由器都要维护从它自己到其他每一个目的网络的距离记录。RIP协议将“距离”定义为从一路由器到直接连接的网络的距离定义为1。RIP协议的“距离”也称为“跳数”。RIP允许一条路径原创 2016-12-13 10:56:59 · 8914 阅读 · 0 评论 -
计算机网络(六)---IP多播
IP多播是需要在因特网上增加更多的智能才能提供的一种服务。与单播相比,在一对多的通信中,多播可大大节约网络资源。当采用多播方式时,视频服务器只需要把视频分组当作多播数据报来发送,并且只需发送一次。当分组到达目的局域网时,由于局域网具有硬件多播的功能,因此不需要复制分组,在局域网上的多播组成员都能收到这个视频分组在因特网范围的多播要靠路由器来实现,这些路由器必须增加一些能够识别多原创 2016-12-13 10:57:32 · 11395 阅读 · 1 评论 -
计算机网络(三) 广播信道及局域网
广播信道进行一对多的通信。局域网使用的就是广播信道。 局域网技术在计算机网络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 特点:网络为一个单位所拥有,且地理范围和站点数目均有限。 优点: a.具有广播功能,从一个站点可很方便地访问全网。 b.便于系统的扩展和逐渐地演化,各设备的位置可灵活调整和改变。原创 2016-10-20 11:11:34 · 5489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