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七层模型
OSI(Open Systems Interconnection)七层模型是计算机网络通信的基本框架,用于定义和标准化不同层次的通信功能。每一层都有特定的功能和责任,从物理传输到应用层的数据交互。以下是每层的功能和简要描述:
- 物理层(Physical Layer):
功能:负责在物理媒介上传输原始比特流,处理物理连接、电压、时序等物理细节。
示例:网线、光纤、电缆等传输介质。
- 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
功能:负责将比特流组织成帧(Frame),错误检测和纠正,管理物理地址(MAC地址)。
示例:以太网协议、WiFi(802.11)协议等。
- 网络层(Network Layer):
功能:处理数据包的路由、转发和路径选择,确保数据能够从源地址到目的地址的传输。
示例:IP协议(IPv4、IPv6)、ICMP、IPSec等。
- 传输层(Transport Layer):
功能:负责端到端的数据传输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传输、流量控制和错误恢复。
示例:TCP(传输控制协议)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 会话层(Session Layer):
功能:管理和维护会话,提供数据交换的机制,处理会话建立、维持和结束。
示例:RPC(远程过程调用)、NetBIOS等。
- 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
功能:处理数据的格式、编码、加密和解密,确保一个系统的应用层能理解另一个系统发送的数据。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