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一、计算机的组成
1、硬件系统

中央处理器
存储器
输入输出设备
2、软件系统
桌面操作系统
服务器操作系统
嵌入式操作系统
移动设备操作系统
二、进制的转换
(1)进制的简单介绍
进制是表示数值的一种方式,最常见的有二进制、八进制、十进制和十六进制。简单来说,进制决定了一个数值系统中使用的数字符号的数量和每个位置的权重。
-
二进制(Binary):使用 0 和 1 两个符号,广泛用于计算机系统中,比如,二进制数
1010
在十进制中等于 10。 -
八进制(Octal):使用 0-7 八个符号。通常用于简化二进制数的表示。比如,八进制数
12
在十进制中等于 10。 -
十进制(Decimal):我们日常使用的进制系统,使用 0-9 十个符号。比如,十进制数
10
表示十。 -
十六进制(Hexadecimal):使用 0-9 和 A-F 共十六个符号。广泛用于计算机编程和内存地址表示。比如,十六进制数
A
在十进制中等于 10。
(2)常见的进制对照表
1、常用的进制转换
(1)二进制转十进制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进制数的过程如下:
-
写出二进制数:例如,假设二进制数是
1101
。 -
标记位置权重:从右到左标记每个二进制位的位置权重,这些权重是2的幂。对于
1101
,权重从右到左依次是 1、2、4 和 8;也就是2的0次方、2的1次方、2的2次方、2的三次方....8 4 2 1 1 1 0 1
-
计算每个位的值:将每个位的二进制值乘以对应的权重。
-
第一个位:1 × 1 = 1
-
第二个位:0 × 2 = 0
-
第三个位:1 × 4 = 4
-
第四个位:1 × 8 = 8
-
- 求和:将所有位的计算结果加起来。
1+0+4+8=13
这样就得到了二进制代表的十进制数。
(2)二进制转八进制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八进制数的过程可以分为几个简单的步骤:
-
将二进制数分组:从右往左,每三位一组。如果不足三位,前面补零。例如,二进制数
110101
可以分组为110 101
。 -
将每组转换为十进制:将每组独立转换为十进制。例如:
-
110
转换为十进制是6
(1 * 2^2 + 1 * 2^1 + 0 * 2^0) -
101
转换为十进制是5
(1 * 2^2 + 0 * 2^1 + 1 * 2^0)
-
-
组合结果:将所有十进制数字组合在一起,就得到了八进制数。例如,二进制数
110101
的八进制表示就是65
。
所以,二进制数 110101
转换为八进制数是 65
(3)二进制转十六进制
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十六进制数的过程如下:
-
将二进制数分组:从右往左,每四位一组。如果不足四位,前面补零。例如,二进制数
110101
可以分组为0110 1101
。 -
将每组转换为十进制:将每组独立转换为十进制。例如:
-
0110
转换为十进制是6
(0 * 2^3 + 1 * 2^2 + 1 * 2^1 + 0 * 2^0) -
1101
转换为十进制是13
,即十六进制的D
(1 * 2^3 + 1 * 2^2 + 0 8 2^1 + 1 * 2^0)
-
-
组合结果:将所有十六进制数字组合在一起,就得到了十六进制数。例如,二进制数
110101
的十六进制表示就是6D
。
所以,二进制数 110101
转换为十六进制数是 6D
(4)十进制转二进制
将十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的步骤如下:
-
除以2取余:将十进制数除以2,记录余数。
-
继续除以2:用商继续除以2,记录每次的余数,直到商为0。
-
倒序排列余数:将记录的余数倒序排列,就是对应的二进制数。
例如,将十进制数 13
转换为二进制:
-
13 ÷ 2 = 6,余数 1
-
6 ÷ 2 = 3,余数 0
-
3 ÷ 2 = 1,余数 1
-
1 ÷ 2 = 0,余数 1
余数倒序排列:1101
所以,十进制数 13
转换为二进制数就是 1101
(5)八进制转二进制
将八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可以分为以下步骤:
-
将八进制数的每一位转换为三位二进制数:因为八进制是基于2的三次方(8 = 2^3),所以每一位八进制数都可以直接转换为对应的三位二进制数。
例如,八进制数 157
转换为二进制数:
-
1
转换为001
-
5
转换为101
-
7
转换为111
-
将转换后的二进制数连接在一起:按顺序组合每位八进制数的二进制表示。
例如,八进制数 157
转换为二进制数:
1 = 001
5 = 101
7 = 111
组合在一起得到:001 101 111
所以,八进制数 157
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001101111
,可以简化为 1101111
(6)十六进制转换二进制
将十六进制数转换为二进制数可以简化为以下几个步骤:
-
将十六进制数的每一位转换为四位二进制数:因为十六进制是基于2的四次方(16 = 2^4),所以每一位十六进制数都可以直接转换为对应的四位二进制数。
例如,十六进制数 2F
转换为二进制数:
-
2
转换为0010
-
F
转换为1111
(F 代表 15)
-
将转换后的二进制数连接在一起:按顺序组合每位十六进制数的二进制表示。
例如,十六进制数 2F
转换为二进制数:
2 = 0010
F = 1111
组合在一起得到:0010 1111
所以,十六进制数 2F
转换为二进制数是 00101111
,简化为 101111
至于小数转二进制、十转十六、八转十六之类的这些并不常用,就不做解释了,如有需要可自行搜索。
三、服务、协议、端口
内些概念就不叙述了,总体上都是为了人与计算机,和计算机与计算机之间的交互更加方便服务的
这里主要列举一些常用的端口和服务名
服务 | 简述 | 端口号 |
---|---|---|
WWW服务 | web服务 | 80/443 |
DHCP服务 | 路由分发 | |
telnet服务 | 远程连接 | 23 |
SMTP服务 | 简单邮件传输协议 | 25 |
SSH服务 | 远程连接(Linux) | 22 |
FTP服务 | 文件传输协议 | 21 |
DNS服务 | 域名解析服务 | 53 |
TFTP服务 | 简单文件传输协议 | 69 |
POP3服务 | 邮件接收 | 110 |
HTTP服务 | 超文件传输协议 | 80 |
HTTPS服务 | 安全得HTTP(加密传输) | 443 |
SMB服务 | 文件共享 | 445 |
MySQL服务 | MySQL数据库 | 3306 |
MSSQL/SQLserver服务 | MSSQL数据库 | 1433 |
Oracle服务 | Oracle数据库 | 1521 |
Redis服务 | Redis数据库 | 6379 |
RDP服务 | 远程桌面连接 | 3389 |
剩下的不怎么常用,就不赘述了
顺便补充一下计算机协议:
http --> 超文本传输
https --> 安全得超文本传输协议
ftp --> 文件传输协议
ssh --> 远程连接
RDP --> 远程桌面连接
SMB --> 文件共享
端口信息可以用netsta -ano 在cmd命令窗口查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