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读后感
文章平均质量分 54
qdbszsj
游荡ing
我的邮箱:qdbszsj@163.com
展开
-
《策略思维》读后感
《策略思维》这本书是迪克西特在1999年写的,作者是一位印度人,整部书读下来,怎么说呢,我的心灵并没有感觉到一丝丝触动,但还是收获了一些知识的,确切的说是巩固了一些知识,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一些策略,也印证了果然存在这样一种科学的决策。也许在15年前,这部书中的思想还是蛮先进的吧,可是我读起来感觉他的内容有很多已经为人所知并应用了,所以读完之后,感觉不过如此。不过我还是佩服作者把一些简单的博弈理论原创 2016-01-26 22:56:38 · 8731 阅读 · 0 评论 -
《白夜行》&《幻夜》读后感
东野圭吾的两部著作,前一阵子看完的,把读后感补上。之所以把这两部作品放在一起,就是因为我感觉他们有很多相似之处,如果是两个作家分别写的,甚至于都可以说是抄袭,书名都很相似。虽然这两本书有的地方有很大程度的不同。两部作品讲的都是有一男一女,在80年代的日本社会中一明一暗犯罪的故事。区别在于,白夜行中的桐原和雪惠的关系是互相促进的,他们两个人都有心机。而幻夜中的男主却是完全在被女主美冬利用原创 2015-04-19 18:36:50 · 2779 阅读 · 1 评论 -
《三体》读后感
最近看完了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颇有感慨,我也迫不及待地看了一些网友对本书的评论,在这边也不想过多的讨论这部书的某些理论和逻辑是否成立,因为都是科幻出来的,无处验证,对于这部书要表达的精神来说,也没有必要去刨根问底。这部书内容很丰富,是一副宏伟的画卷,神来之诗篇,读完后两本书,一改我对于三体第一部书的不良印象,不由得佩服作者的想象力。总而言之,读完之后,感觉人类真的很渺小,就是我们眼中的“虫原创 2015-09-20 20:04:00 · 934 阅读 · 0 评论 -
《孙子兵法》读后感
近日初阅,《孙子兵法》,感触至深,收益良多。古今中外,文人骚客、军政大贾,莫不精研。吾一小辈,虽无亲历,却有感慨,孙武所言,字字千钧,摘录批注,略有添省,于此为记。这是一部兵书,但实际上是一部战略学巨作,虽然过去了两千多年,世界发展日新月异,但是这部书依然没有过时,其影响所至,已远远超出军事。经济、政治、文化、外交乃至人生各个方面都可以在这部书中找到答案。孙子兵法共计十三篇原创 2017-04-25 14:41:46 · 3943 阅读 · 0 评论 -
《武则天正传》——林语堂版本,读后感
最近新入了一本林语堂先生写的《武则天正传》,张振玉译,之前读过他写的《苏东坡传》。这本书从头读到尾,几乎没有发现半点褒奖武则天的言辞,找不到丁点对这位女皇的正面评价。读了一半,我就开始怀疑这部书的真实性,正好我的一位朋友看过别的版本的武则天传,她说她看的版本对武则天的正面评价比较多。这里我把书的结尾摘抄下来:/*中国历史上这个最骄奢淫逸,最虚荣自私,最刚愎自用,名声坏到极点的皇后的原创 2016-12-08 15:49:47 · 3003 阅读 · 2 评论 -
《玩偶之家》 读后感
《玩偶之家》非常薄,也就相当于一篇中篇小说把。它是一位挪威作家易卜生在19世纪中后期创作的一部话剧,讲述了那个时代一个欧洲家庭发生的一些事情,读到最后我才明白过来这个书名的含义,和想表达的思想。以下是我的吐槽:实话说,也许是中国人跟外国人文化和思维的不同,这部书的前大半部分我感觉写的没什么意思,都是为了最后的矛盾爆炸做铺垫,简直可以一目十行的看过去,肥皂剧一样的生活场景。整部书读完之后,也原创 2016-02-27 17:42:50 · 2444 阅读 · 1 评论 -
《蒋勋说宋词》 读后感
今天上午饿着肚子读完了这本书,《蒋勋说宋词》,感觉写的还不错,吃完午饭就着刚读完书的热乎劲匆忙赶来写这篇读后感。蒋勋老师是台湾人,确切的说是成长在台湾的大陆人,故乡是大陆,生长在台湾,这样的背景也就注定了这部书在写到南宋时用以自比的感情。这部书一边讲历史一边讲宋词,讲到宋词就离不开政治,更离不开艺术、离不开美学,现在的宋词是跟琴棋书画联系在一起,是一种艺术品,虽然宋词都是人写的,但是用浑然原创 2016-02-24 14:17:29 · 8144 阅读 · 1 评论 -
《苏东坡传》读后感
前些日子忙着比赛、考试,没能抽出些时间来阅读,近日期末考试结束,虽然还有许多的繁琐事务需要处理,但还是要读点东西给自己充充电。跟朋友聊天的时候,谈到书,于是偶然的一个机会,我们交换了彼此的一本书。于是我得到了这本《苏东坡传》。这本书非常的神奇,神奇在书的原著是英文,是林语堂先生写的。林语堂先生是专门用英文写作的中国作家,他还写过许多书,都跟中国文化有关,算是一位文学使者,让外国人能了解一点原创 2016-01-01 20:14:57 · 1726 阅读 · 0 评论 -
《一九八四》读后感
今天刚刚读完乔治-奥威尔(Geogre Orwell) 的《一九八四》,读下来,觉得有点恶心。战争即和平自由即奴役无知即力量文中围绕这三句话展开,这三句话就是作者要反驳的。作者生于1903,是一位英国作家,他是在1946二战刚刚结束不久时写下的这本书,之后在1950年作者去世。但是为什么书名是“一九八四”呢,我读了几十页,才理解了这部书的涵义,和作者在《我为何写作》中的独白:“原创 2015-04-30 13:03:24 · 1975 阅读 · 0 评论 -
《雪国》&《湖》读后感
川端康成的作品,这是我第一次读,今天才读完《雪国》这本书,里面有两个故事,一篇是“雪国”,另一篇叫做“湖”。当我把书读完,合上的那一刻,我的内心如同文中描写的环境一样,平静如雪,实话说,我没读懂这本书。《雪国》写了一个男人去一个地方旅游然后遇到两个女人,艺伎,与她们发生了一些十分平淡的小事,最后叶子意外在火灾中丧生了,然后故事就结束了。读完了之后,我必须要承认,我没有理解文章的意思,作者为原创 2015-04-16 23:36:19 · 5504 阅读 · 0 评论 -
《放学后》&《解忧杂货店》&《等风来》读后感
还是前一阵子读的书,前两本是东野的小说,依旧是东野圭吾的风格,剖析人的心理,描写人性,将人性的善恶丑美展现给世人原创 2015-04-20 13:09:42 · 1253 阅读 · 0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