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库设计的初步探索:从现实问题到抽象模型
1. 理解问题的本质
在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中,确保我们真正理解问题是至关重要的。虽然这听起来显而易见,但现实中很多人在还没有完全理解问题的情况下就开始实施数据库。为了确保我们能够设计出一个有效的数据库,我们需要明确以下几点:
- 用户需求 :所有将使用系统的人需要执行的任务是什么?
- 数据需求 :为了支持这些任务,我们需要存储哪些数据?
理解这些问题不仅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设计数据库,还能确保我们在开发过程中不会遗漏重要的功能或数据。例如,如果我们正在为一家餐厅设计一个餐食配送系统,我们需要了解接待员、司机和管理层各自需要完成的任务,以及他们需要什么样的数据支持。
1.1 用户视角 vs 分析师视角
问题有两种不同的视角:用户的现实世界具象视角和设计者的抽象模型视角。用户的视角通常是具体的、操作性的,而设计者的视角则是抽象的、概念性的。例如,用户关心的是如何快速下单和查看订单状态,而设计者则需要考虑如何设计数据库结构来支持这些操作。
理解这两种视角之间的差异对于确保双方在同一页面上至关重要。分析师需要深入理解用户的需求,并将这些需求转化为抽象的数据模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最终的设计既满足用户需求,又具有良好的扩展性和灵活性。
2. 初步的需求分析和用例定义
2.1 用例的作用
用例(Use Cases)是描述系统功能的一种有效工具。通过用例,我们可以清晰地表达用户与系统之间的交互过程。例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