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Fibonacci序列的QC-LDPC改进及LLR-BP译码算法
引言:
随着数字通信领域的不断发展,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和通信技术的不断进步,促使人们越来越需要高效可靠的通信方式。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因其性能卓越的特点,在数字通信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但传统的LDPC码无法满足对高频率通信的需求,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快速二元交织技术(Fibonacci二元交织)和快速LDPC构造技术(Quantum-Constructed LDPC)。通过将这两种技术结合,产生了基于Fibonacci序列的QC-LDPC码,使得其纠错性能有了更进一步的提升。
本文旨在介绍基于Fibonacci序列的QC-LDPC码结构的设计、实现,并采用LLR-BP译码算法进行译码。同时,详细介绍算法的实现过程,并给出相应的matlab源码。
一、 基于Fibonacci序列的QC-LDPC码结构设计
- QC-LDPC码的定义
QC-LDPC码是一种具有快速构造能力、分布式生成、概率域描述和低复杂度译码等特点的LDPC码。在这种编码方式中,码字可通过数学方法直接生成,并且不需要进行计算编码。
- 基于Fibonacci序列的QC-LDPC码
Fibonacci序列是一种数列,每个数字都是前两个数字之和。如下所示:
0 1 1 2 3 5 8 13 21 …
其中,0和1为序列的起始数字。
在将Fibonacci序列应用到LDPC码中时,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实现:
(1)将Fibonacci序列拆分成两条子序列,分别为Fibonacci序列
本文介绍了基于Fibonacci序列的QC-LDPC码结构设计与实现,以及LLR-BP译码算法。通过将Fibonacci序列应用于LDPC码,提高了纠错性能,适用于高频率通信。详细阐述了Fibonacci序列的构造过程、QC-LDPC码的编码和校验矩阵生成,并提供了LLR-BP译码算法的迭代步骤和matlab实现。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