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Matlab的LBP和LPQ算法融合实现人脸表情识别
随着智能化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技术逐渐发展成熟。在此背景下,人脸识别技术作为智能化时代的一个热点领域,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同时,在现实生活中,面对人们不同的情绪、表情,设计一套快速、准确、可靠的人脸表情识别系统变得极为重要。而基于Matlab的LBP和LPQ算法融合,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本文将介绍如何使用Matlab实现LBP和LPQ算法的融合,结合k-NN分类器完成人脸表情分类任务。本文主要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
LBP算法简介
-
LPQ算法简介
-
LBP和LPQ算法的融合
-
实验数据集和实验结果分析
-
LBP算法简介
局部二值模式(Local Binary Patterns,LBP)是一种非常简单但是有效的纹理特征描述子,由Ojala等人提出。LBP在图像的每一个像素点上提取局部纹理特征,用局部的二值模式对该像素点进行描述。LBP算法的核心思想是将一个像素周围8个像素与该像素的灰度值比较,如果周围的点灰度值大于该像素,则该位置取0,否则取1,最后组成一个8位二进制数,这个二进制数可以用十进制表示,作为该像素点的LBP值。
- LPQ算法简介
局部相位量化(Local Phase Quantization,LPQ)是一种基于相位信息特征提取方法,由Zheng等人提出。LPQ算法对于图像中的二次边缘、角点等区域有着更好的响应。LPQ算法的思路是将每个像素点邻域内的像素点划分为四个方向
本文介绍了如何使用Matlab结合LBP和LPQ算法进行人脸表情识别。通过LBP和LPQ特征的融合,利用k-NN分类器在FER2013数据集上实现了表情分类,提高了识别准确率。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3068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