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码学习
文章平均质量分 88
Mr_-G
不只是写嵌入式代码的工程师|更爱拆解技术本质主攻:物联网终端开发、嵌入式系统优化、外设驱动适配技术栈覆盖:STM32 全系列、Linux 内核驱动、低功耗设计这里有干货满满的实战总结,也有从零到一的项目复盘拒绝空谈理论,只聊能落地的嵌入式技术~
展开
专栏收录文章
- 默认排序
- 最新发布
- 最早发布
- 最多阅读
- 最少阅读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28天:工业级边缘网关实战闭环 + 职业冲刺(从技术骨干到架构师)
提供 “工业级边缘网关” 完整实战方案(整合多协议、边缘 AI、安全、运维),作为 28 天学习的终极成果展示;拆解中级工程师晋升高级 / 架构师的核心能力缺口(系统架构设计、技术管理、跨团队协作),给出可落地的突破方法;搭建 “技术沉淀 + 行业影响力” 的持续成长体系,避免技术迭代导致的职业危机。第 28 天是 28 天嵌入式教学的终极闭环 —— 工业级边缘网关实战整合了前 27 天的所有核心技术,是 “技术落地” 的最终成果;职业瓶颈突破解决了 “如何晋升” 的问题;原创 2025-11-17 08:42:20 · 726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27天:高频问题攻坚 + 技术选型决策 + 进阶技能深化(实战能力跃迁)
摘要:本文聚焦嵌入式开发实战能力提升,重点解决三大核心问题:1.高频故障排查(串口丢包/栈溢出/低功耗异常/EMC问题),提供现象-原因-解决方案的全流程方法论;2.场景化技术选型逻辑(工业/AIoT/野外场景),通过需求约束分析实现科学决策;3.高价值技能落地(RTOS内存优化/DMA应用/Zephyr入门)。同时给出工业控制、AIoT、低功耗物联网三大领域的职业进阶路径,帮助开发者从"会用"升级为"精通+决策"的技术骨干,实现薪资20%+增长。原创 2025-11-14 08:37:28 · 715 阅读 · 0 评论 -
【Linux开发学习】第2天:用户权限管理 + 查找搜索命令
摘要:本文系统讲解Linux核心技能,包含三大模块:1)用户/组管理,涵盖useradd、passwd等命令;2)文件权限管理,详解rwx权限与数字表示法,掌握chmod/chown操作;3)高效搜索工具find/grep的使用技巧。通过实操演示解决"权限不足"、"文件查找"等常见问题,并配有验证练习和典型问题解答,强调权限数字表示法(如755)和递归搜索(-r)等实用技巧。最后通过综合练习巩固知识点,帮助读者构建完整的Linux系统管理能力。原创 2025-11-14 08:30:26 · 319 阅读 · 0 评论 -
【Linux开发学习】第2天:文件 / 目录核心操作 + 文件内容查看
本文介绍Linux基础文件操作命令,包括4类核心操作和3种内容查看方式。1.文件/目录操作:mkdir创建目录(支持多级创建)、touch创建空文件、cp复制(目录需加-r参数)、mv移动/重命名、rm删除(目录需加-r参数)。2.文件内容查看:cat快速查看小文件、less分页查看大文件、head/tail查看文件首尾内容。文章包含详细实操步骤和常见问题解答,强调通过练习掌握-r、-f等参数的使用,并提醒删除命令的不可逆性。最后提供8步综合练习检验学习成果。原创 2025-11-14 08:26:23 · 484 阅读 · 0 评论 -
【Linux开发学习】第1天:环境搭建与文件导航基础
本文提供Linux环境部署的3种方案(WSL2/虚拟机/macOS终端)及基础文件导航命令。环境准备:Windows用户推荐WSL2,macOS可用自带终端,其他系统建议虚拟机安装Ubuntu。核心命令包括:1)pwd查看当前目录;2)ls列出文件(含ls -l查看详情、ls -a显示隐藏文件);3)cd切换目录(含cd ~回家、cd ..返回上级)。实操练习要求:创建目录并验证路径跳转。强调必须动手操作,遇到问题可反馈具体错误信息。全文以"能实操"为原则,不涉及复杂理论。原创 2025-11-13 14:40:14 · 366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13天:Modbus 协议与工业设备通信(工业级嵌入式入门)
本文介绍如何实现STM32作为Modbus从机与工业设备的通信。主要内容包括:1) Modbus协议概述,讲解其开源免费、简单可靠的特点及核心概念;2) 硬件准备与接线方式,使用RS485模块连接STM32与电脑;3) 核心代码实现,详细解析Modbus RTU帧结构与STM32从机程序设计;4) 使用ModbusPoll软件进行功能测试。通过温湿度数据上传和LED远程控制,演示了工业级交互的实现方法,为工业自动化应用提供基础通信方案。原创 2025-11-05 16:46:24 · 935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12天:WiFi 模块通信与云平台对接(物联网入门)
本文介绍了STM32通过ESP8266 WiFi模块实现物联网通信的完整方案,主要内容包括:1)硬件连接方式,使用I2C采集温湿度数据并通过串口与ESP8266通信;2)阿里云IoT平台配置,包括创建产品设备、定义物模型和MQTT连接参数;3)STM32程序设计,通过AT指令控制ESP8266连接WiFi和云平台,实现数据上传;4)测试验证过程。该方案实现了"传感器→开发板→云平台→手机APP"的完整物联网链路,是智能设备联网的核心技术,可应用于智能家居、工业监测等场景。原创 2025-11-05 16:41:01 · 1148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11天:低功耗优化与 OTA 升级(从原型到产品的关键技能)
本文介绍了STM32低功耗模式配置和OTA远程固件升级两项核心技能。在低功耗方面,详细讲解了STM32的三种低功耗模式(睡眠、停止、待机),重点演示了最常用的停止模式配置方法,通过按键唤醒实现30μA的超低功耗运行。在OTA升级部分,阐述了Bootloader程序的设计原理和实现步骤,包括Flash分区管理、固件接收与写入流程,以及Bootloader引导新固件的关键代码。这两项技术能有效解决嵌入式产品的续航难题和维护问题,是实现产品商业化的必备技能。原创 2025-11-04 13:43:49 · 611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10天:项目实战(智能温湿度报警器)
本文介绍了一个基于STM32F103C8T6的智能温湿度报警器开发项目。系统通过AHT10传感器采集温湿度数据,使用FreeRTOS实现多任务并行处理:包括温湿度采集(I2C)、按键检测(GPIO)、报警判断(蜂鸣器/LED控制)和串口通信(DMA传输)。用户可通过按键或串口指令设置温湿度阈值,当数据超标时触发声光报警。项目整合了GPIO、定时器、串口、I2C、DMA和RTOS等核心技术,完整演示了嵌入式系统开发流程,从硬件接线到软件实现,最终完成一个功能性产品的开发。原创 2025-11-04 13:38:05 · 1051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9天:DMA 传输 + FreeRTOS 入门(提升系统效率与多任务管理)
本文介绍了嵌入式系统中的两大核心技术:DMA和FreeRTOS。DMA可实现无CPU干预的数据传输,通过外设与内存间的直接数据搬运,显著提升传输效率并解放CPU资源。FreeRTOS作为实时操作系统,支持多任务并行处理,通过优先级调度实现任务协同工作。文章详细讲解了DMA的原理配置和FreeRTOS的任务管理,并通过温湿度采集、LED闪烁和串口指令响应三个任务的实际案例,展示了如何构建高效、实时的复杂嵌入式系统。这些技术是嵌入式设备从简单控制升级到复杂应用的关键。原创 2025-11-03 15:30:53 · 1078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8天:I2C 传感器驱动 + 完整项目整合(温湿度采集系统)
本文介绍了基于STM32和AHT10温湿度传感器的嵌入式系统开发过程。主要内容包括:1)I2C通信原理(SCL时钟线、SDA数据线、主从结构);2)通过HAL库驱动AHT10传感器,实现温湿度数据采集;3)系统整合方案:定时器控制采集周期(可修改)、I2C读取数据、串口上传结果并接收控制指令(F5/F10/F20调节频率)。该项目综合应用了GPIO、定时器、中断、串口等嵌入式开发核心技术,实现了从零散知识点到完整应用系统的跨越。原创 2025-11-03 10:19:42 · 965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7天:STM32 串口通信(开发板与电脑双向交互)
摘要:本实验通过STM32开发板实现UART串口双向通信。采用HAL库完成:1)开发板定时发送模拟温度数据到电脑(1s间隔);2)电脑发送指令控制开发板LED状态(ON/OFF)。关键点包括:配置串口参数(波特率9600、8N1格式)、使用HAL_UART_Transmit发送数据、通过HAL_UART_Receive_IT中断接收指令并解析。实验结合定时器实现非阻塞通信,展示了串口在嵌入式系统中的核心应用:数据传输、设备控制和状态反馈,为后续传感器集成和上位机交互奠定基础。原创 2025-11-02 16:30:25 · 648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6天:STM32 定时器(精确延时 + PWM 输出)
摘要:本教程讲解了STM32定时器的核心应用,包括定时器中断实现非阻塞延时和PWM输出控制。主要内容:1)定时器原理,作为可编程计数器实现精准计时;2)通过TIM3定时器中断实现1s LED闪烁,替代阻塞式HAL_Delay;3)利用TIM4输出PWM波控制LED亮度渐变。关键知识点包括定时器参数设置(PSC/ARR)、非阻塞延时的优势及PWM占空比调节方法。掌握这些技能对后续电机控制等应用至关重要。原创 2025-11-02 10:39:13 · 987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5天:STM32 入门 + GPIO 驱动(从软件到硬件实操)
摘要:本教程指导初学者从软件开发转向嵌入式硬件开发,重点讲解STM32开发环境搭建和GPIO控制。使用STM32CubeIDE开发工具,通过HAL库函数实现LED点亮/闪烁和按键控制LED功能。主要内容包括:1)开发环境安装(STM32CubeIDE+ST-Link驱动);2)GPIO原理(输入/输出模式);3)实操LED闪烁项目(配置PC13引脚,使用HAL_GPIO_TogglePin);4)按键中断控制LED项目(配置PA0为外部中断)。原创 2025-11-01 21:16:41 · 739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4天:函数指针 + 中断基础(嵌入式事件响应核心)
本文摘要:本文系统讲解了嵌入式开发中的两大核心技术——函数指针和中断机制。第一部分详细介绍了函数指针的定义语法及其在回调函数中的应用,通过温度传感器案例演示了驱动与处理逻辑分离的嵌入式回调机制实现。第二部分深入剖析了中断的概念、流程和处理原则,并模拟了按键中断触发温度采集的典型场景。文章强调函数指针的正确使用方式、中断服务函数的编写规范以及volatile关键字的重要性,为嵌入式外设驱动开发提供了实用指导。通过两个实操项目,帮助开发者掌握异步事件处理的关键技术。原创 2025-11-01 15:41:04 · 737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3天:结构体 + 函数(嵌入式代码封装核心)
摘要:本次课程重点讲解结构体和函数在嵌入式开发中的核心应用。结构体用于打包硬件相关数据(如传感器配置、采样值),通过定义TempSensorCfg等结构体实现统一管理;函数则封装重复逻辑(如温度校准),采用指针传递结构体提升效率。两个实操案例演示了结构体管理传感器数据及函数复用初始化/校准流程,体现"简化代码、统一管理"思想。关键点包括:结构体成员访问(./->)、函数指针传参、动词+名词命名规范。这些方法为后续外设驱动开发奠定基础。原创 2025-10-31 16:54:27 · 713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2天:数组 + 指针基础(嵌入式核心操作)
本文介绍了嵌入式开发中数组和指针的基础应用。数组用于批量存储数据(如传感器采样值),重点讲解了定义初始化方法和下标访问注意事项。指针是操作硬件寄存器的关键工具,详细说明其地址操作原理和解引用方式。通过两个实操案例演示了数组计算平均值和指针高效访问数组的嵌入式常见用法。核心知识点包括:数组批量存储功能、指针地址操作原理,以及指针访问数组的高效实现方法。原创 2025-10-31 15:56:49 · 788 阅读 · 0 评论 -
【嵌入式开发学习】第1天:搞定 C 语言环境 + 写出第一个嵌入式风格 C 程序
本文介绍了搭建C语言开发环境和学习嵌入式C程序基础的两个实操练习。首先推荐使用Dev-C++进行环境配置,重点讲解了嵌入式C程序的三大核心结构:头文件、main函数和语句返回值。随后通过"Hello"和温度计算两个实操案例,演示了嵌入式程序的基本编写方法,包括标准输入输出、变量定义和简单运算。特别强调了嵌入式开发中while(1)循环的重要性以及变量定义的"最小内存原则",为后续嵌入式硬件编程打下基础。原创 2025-10-31 15:55:15 · 358 阅读 · 0 评论 -
冷复位与热复位深度解析
冷复位和热复位是解决电子设备故障的两种核心方法。冷复位通过完全断电彻底重置硬件状态,适用于严重硬件故障,但操作时间长且存在数据丢失风险;热复位在持续供电下仅重置系统软件,适合软件异常,操作快速但对硬件问题无效。文章详细比较了两者的原理、适用场景及操作流程,涵盖电脑、手机、服务器等设备的具体应用,并指出冷复位更彻底但风险高,热复位更快捷但局限性大。最后强调操作规范、数据备份的重要性,并展望智能复位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原创 2025-10-30 09:08:58 · 654 阅读 · 0 评论 -
串行外设接口简要分享
SPI是一种高速同步串行通信接口标准,具有全双工、硬件简单和主从控制灵活等特点。其核心由4根信号线(SCLK、MOSI、MISO、CS)构成,通过时钟驱动的移位寄存器进行数据传输,支持4种工作模式(由CPOL/CPHA参数配置)。SPI广泛应用于存储器件(如Flash)、显示模块(OLED)和传感器等场景,优势在于高速传输(可达Gbps)和简单架构,但存在引脚占用多、抗干扰差等局限。实际应用中需注意时序匹配和硬件设计优化,未来发展趋势包括速率提升(QSPI)、低功耗优化和垂直领域定制化。原创 2025-10-29 14:01:01 · 667 阅读 · 0 评论 -
串行通信 UART 简要分享
UART(通用异步收发传输器)是嵌入式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串行通信协议。其核心优势在于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仅需TX/RX两根信号线即可实现全双工数据传输。协议采用异步通信方式,通过预设波特率和数据帧结构(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停止位)实现可靠传输。典型应用场景包括:MCU与传感器通信、PC调试接口、工业RS-485组网等。实际开发需注意电平标准(TTL/RS-232/RS-485)转换、波特率误差控制(<2%)及数据帧识别(如帧头+长度+校验的协议封装)。原创 2025-10-29 13:56:59 · 920 阅读 · 0 评论 -
并行通信技术简要分享
并行通信通过多根数据线同步传输数据位,实现短距离高速传输,其核心在于“空间换时间”的架构。技术原理分为同步(依赖时钟)和异步(依赖握手)两种模式。具有传输速率高、成本低的优势,但受限于串扰和时延差,传输距离通常不超过10米。典型应用包括计算机内存(DDR)、工业控制(PLC)和嵌入式系统等短距高速场景。虽然串行通信在长距离应用中逐渐取代并行接口,但在芯片内部互连等超高带宽需求领域,并行通信仍不可替代。未来发展趋势聚焦于芯片级互连带宽提升、工业级可靠性强化,以及与串行通信的融合应用。原创 2025-10-29 13:49:58 · 671 阅读 · 0 评论 -
中断向量表简要分享
中断向量表是计算机系统连接硬件中断与软件处理的核心机制,其设计随处理器架构和应用场景呈现显著差异。x86架构从实模式固定地址IVT演进为保护模式灵活IDT,通过描述符特权级和内存保护实现安全性;ARM架构面向嵌入式优化,支持向量表重定位和TrustZone隔离;MIPS采用软件主导的异常处理;RISC-V则体现模块化设计理念。异常处理流程揭示向量表的关键作用——通过专用表项快速定位处理程序,实现错误恢复或系统保护。原创 2025-10-27 14:11:41 · 823 阅读 · 0 评论 -
差分包简单分享
差分包技术通过仅传输数据变化部分,显著提升传输效率并降低成本,广泛应用于软件更新、文件同步等领域。其核心技术包括差异提取、压缩封装和安全校验三大环节,采用bsdiff、xdelta3等算法实现高效差分。根据应用场景可分为移动应用更新、系统OTA升级、物联网设备更新等类型,针对不同平台(Android/iOS/Windows)有专门实现方案。为确保安全可靠,差分包采用数字签名、加密传输和多重校验机制,防止恶意篡改。未来随着5G和物联网发展,差分包技术将向更轻量化、智能化的方向演进,持续优化数据传输效率。原创 2025-10-24 10:38:52 · 728 阅读 · 0 评论 -
简要解析:通过执行初始化脚本来完成构建环境的初始化
构建环境初始化脚本是确保软件开发一致性和高效性的关键工具。文章从概念定义、技术选型、需求拆解到编写规范,系统阐述了构建环境初始化的全过程。主要内容包括:1.构建环境与初始化脚本的定义及价值,强调其解决环境一致性问题的作用;2.五大主流脚本语言(Shell/PowerShell/Python/Batch/JavaScript)的适用场景与示例;3.六大核心需求模块(系统依赖、语言环境、项目依赖、环境变量等)的详细拆解;4.八大编写规范(结构、错误处理、参数化、日志等)确保脚本质量;5.常见问题解决方案。原创 2025-10-23 09:07:54 · 1123 阅读 · 0 评论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