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冒泡,就是将元素两两之间进行比较,谁大就往后移动,直到将最大的元素排到最后面,接着再循环一趟,从头开始进行两两比较,而上一趟已经排好的那个元素就不用进行比较了。

冒泡排序的思想: 每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 如果他们的顺序错误就把他们交换位置。
冒泡排序原理: 每一趟只能将一个数归位, 如果有n个数进行排序,只需将n-1个数归位, 也就是说要进行n-1趟操作(已经归位的数不用再比较)。
缺点: 冒泡排序解决了桶排序浪费空间的问题, 但是冒泡排序的效率特别低
python冒泡排序的代码实现
1 #!/usr/bin/env python
2 # -*- coding:utf-8 -*-
3
4 li = [33, 4, 15, 1, 456, 75, 45, 30, 20, 78, 99, 100, 67, 23, 10, 7]
5 print("排序前:", li)
6 for j in range(1, len(li)):
7 for i in range(len(li) - j):
8 if li[i] > li[i + 1]:
9 temp = li[i]
10 li[i] = li[i + 1]
11 li[i + 1] = temp
12 print("排序后:", li)
本文深入讲解冒泡排序算法,包括其基本思想、排序原理及Python代码实现。冒泡排序通过重复遍历要排序的数列,一次比较两个元素,如果它们的顺序错误就把它们交换过来。每一趟遍历能确保最后一个元素归位。
684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