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编程基础:从原理到实践
1. 网络基础概述
现代分布式计算机系统广泛使用网络,理解网络通信是构建此类系统的关键,因为网络通信是所有基于网络服务的基础。通信双方(如今通常是计算机程序)通过协议进行交流,协议就像是双方约定的“语言”。网络通信主要分为面向连接和无连接两种类型,每种类型都有各自的协议。
1.1 网络分层模型
为了分离不同的功能,网络通信被划分为不同的协议层。ISO定义了七层模型,但在实践中过于复杂,而TCP/IP采用四层模型。数据在系统之间的传输方式多种多样,如通过以太网、串行链路等。应用程序代码实现的是进程或应用层,负责在可能运行于不同计算机上的两个进程之间交换消息。该层将消息传递给主机到主机或传输层,传输层负责消息的端到端通信。传输层将较长的消息拆分为段,传递给网络或互联网层,该层负责将段(拆分为数据报)路由到目标系统。最后,链路或子网层负责在源系统和目标系统之间传递数据报。
1.2 数据传输流程
发送数据时,应用程序将数据块传递给传输层,传输层再将数据以段大小的块传递给网络层。网络层根据本地网络结构确定使用哪个链路进行首次传输,并确定将段拆分为数据报的大小。通过适当的驱动程序,网络层将数据报作为数据包通过选定的链路传输。每个中间系统会从链路层数据包中解包网络层数据报,并将其封装在新的链路层协议中路由到下一个系统。最终,每个数据报到达其最终目的地,网络层将其传递给传输层,传输层重新组装段并将最终消息传递给目标应用程序进程。
2. 网络原理
2.1 面向连接的协议
面向连接的协议类似于打电话。你请求与特定的网络端点建立连接(相当于拨打某人的电话号码)
超级会员免费看
订阅专栏 解锁全文

被折叠的 条评论
为什么被折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