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几步,免费微调大语言模型

部署运行你感兴趣的模型镜像

我总是受大脑运行方式的启发…大脑收集信息,然后对信息进行加权再输出,问题就在于,怎么调整这些权重使这些信息发挥作用。

—— 杰弗里·辛顿

今天和大家分享下,怎么用开源工具免费微调大模型。

要用到的工具有:

  • autotrain:huggingface开放的零代码大模型微调平台,无需编程,只需要通过简单的界面操作就能够进行
  • colab:一个在线交互式Python运行环境,主要是用来提供大模型微调时的云端计算资源

接下来大家按照以下步骤操作,就能快速拥有一个属于自己的大模型

>>>环境部署<<<

AutoTrain部署

1、注册huggingface账号

https://huggingface.co/autotrain

图片

2、登录并创建space

图片

3、填写信息

1)SDK选docker下的autotrain

2)pause on failure 最好填0,不然训练失败这个space就用不了了

图片

图片

4、创建完成后,autotrain就部署好了

图片

Colab部署

1、进入colab,先确认有1个google账号

https://colab.research.google.com/github/huggingface/autotrain-advanced/blob/main/colabs/AutoTrain_ngrok.ipynb

2、点击Hugging Face Write Token,获取需要填写的huggingface_token

图片

图片

3、点击ngrok auth token,获取需要填写的ngrok_token

图片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点击run,等待一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下方出现这个link后点击,进入autotrain的微调界面

图片

>>>参数调整<<<

1、环境部署完成,正式进入大模型微调环节

图片

2、选择模型,这里以参数较小的qwen2_7B为例

图片2、上传微调模型用到的数据集

图片

1)text:是指数据集中数据所在列和text之间的映射关系,这里就填数据集中的字段名

2)对于数据集的数据结构,不同的微调方法,对应不同的数据结构,在这里采用SFT,数据格式就要求设计成单列的信息

3、选择参数,可以直接使用默认值。如果要做一些个性化调整,可以参考左侧的documentation使用说明

图片

4、点击start training,进入训练阶段

图片

>>>模型微调<<<

1、回到colab,能看到模型微调的进展。训练时间较长,只要没有出现error信息,模型微调就是在正常运行中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训练完成后,会在huggingface个人主页中展示训练好的模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恭喜,到这一步,你已经拥有一个自己的大模型了

如何学习AI大模型?

作为一名热心肠的互联网老兵,我决定把宝贵的AI知识分享给大家。 至于能学习到多少就看你的学习毅力和能力了 。我已将重要的AI大模型资料包括AI大模型入门学习思维导图、精品AI大模型学习书籍手册、视频教程、实战学习等录播视频免费分享出来。

这份完整版的大模型 AI 学习资料已经上传优快云,朋友们如果需要可以微信扫描下方优快云官方认证二维码免费领取【保证100%免费

一、全套AGI大模型学习路线

AI大模型时代的学习之旅:从基础到前沿,掌握人工智能的核心技能!

img

二、640套AI大模型报告合集

这套包含640份报告的合集,涵盖了AI大模型的理论研究、技术实现、行业应用等多个方面。无论您是科研人员、工程师,还是对AI大模型感兴趣的爱好者,这套报告合集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信息和启示。

img

三、AI大模型经典PDF籍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AI大模型已经成为了当今科技领域的一大热点。这些大型预训练模型,如GPT-3、BERT、XLNet等,以其强大的语言理解和生成能力,正在改变我们对人工智能的认识。 那以下这些PDF籍就是非常不错的学习资源。

img

四、AI大模型商业化落地方案

img

作为普通人,入局大模型时代需要持续学习和实践,不断提高自己的技能和认知水平,同时也需要有责任感和伦理意识,为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贡献力量。

您可能感兴趣的与本文相关的镜像

Llama Factory

Llama Factory

模型微调
LLama-Factory

LLaMA Factory 是一个简单易用且高效的大型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训练与微调平台。通过 LLaMA Factory,可以在无需编写任何代码的前提下,在本地完成上百种预训练模型的微调

<think>好的,我现在要处理用户的问题:“使用论文数据微调大语言模型”。用户希望了解这个过程,所以需要详细但清晰的解释。首先,我需要明确用户的需求,可能他们是想了解如何利用自己的论文数据来优化现有的LLM,比如提升特定领域的表现。 首先,我应该从整体流程入手,分步骤解释。微调大语言模型通常包括几个关键步骤:数据准备、模型选择、训练配置、微调执行和评估验证。我需要确保每个步骤都解释清楚,同时避免使用过于专业的术语,保持易懂。 数据准备部分,用户需要收集论文数据。这里可能需要强调数据清洗的重要性,比如去除无关内容、格式统一化,以及数据格式转换,比如转为JSON或文本文件。另外,可能需要提到数据量的要求,比如至少几千篇论文才能有效微调。还有数据增强的方法,比如加入同义词替换或摘要生成,提高泛化能力。 接下来是模型选择。用户可能有不同的预训练模型可选,比如LLaMA、GPT或BERT。需要说明根据任务类型选择适合的模型结构,比如生成任务选GPT,理解任务选BERT。同时,模型大小需要考虑计算资源,大模型需要更多资源,但效果可能更好。 训练配置部分,需要介绍学习率、批次大小、训练轮次等参数。这里可能需要给出典型值作为参考,比如学习率1e-5到5e-5,并提醒用户使用学习率预热。另外,混合精度训练和梯度裁剪也是常用的技术,可以加快训练并防止梯度爆炸。 微调执行阶段,需要提到框架选择,比如Hugging Face的Transformers或DeepSpeed。分布式训练可以加速,但需要硬件支持。这部分可能需要简要说明,避免太深入技术细节。 评估验证是关键,需要涵盖领域任务测试、通用能力保持、过拟合检查和人工评估。例如,用测试集评估准确率,同时检查模型在通用任务上的表现是否下降,通过损失曲线判断过拟合,最后人工检查生成结果的质量。 最后,挑战与注意事项部分需要提醒用户数据质量的重要性,计算资源的需求,以及过拟合风险。建议从少量数据开始实验,逐步扩大规模。 现在要检查是否遵循了系统级指令。所有数学公式需要用$...$,例如学习率$1e-5$。独立公式要用$$...$$,但当前内容中可能没有复杂的公式,所以暂时没问题。LaTeX语法要正确,比如$1e-5$是否正确?可能需要用科学计数法表示,比如$1 \times 10^{-5}$,但用户示例中用了1e-5,可能可以接受。结构要清晰,分步骤和子步骤,用中文回答。 需要确保没有使用Markdown格式,所以用数字编号和缩进即可。同时,保持口语化,但避免过于随意的表达。最后检查是否符合所有要求,包括用户可见层的结构清晰和可靠性。</think>使用论文数据微调大语言模型(Large Language Model, LLM)是通过领域特定数据优化模型性能的关键方法。以下是分步骤的详细说明: --- ### **1. 数据准备** #### 关键操作: - **数据收集** 从学术数据库(arXiv、PubMed等)或机构内部获取论文PDF/文本,需涵盖目标领域(如医学、计算机等),建议至少$10^4$篇以上以提高覆盖率。 - **数据清洗** - 删除非文本元素(图表、参考文献格式符) - 统一数学公式为LaTeX格式(例如:将图片公式转写为$E=mc^2$) - 过滤低质量内容(重复段落、OCR错误) - **数据格式转换** 结构化处理为JSONL格式,每条数据包含`text`字段,例如: ```json {"text": "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y=Wx+b$的改进模型..."} ``` - **数据增强(可选)** 添加领域术语的同义词替换(如"神经网络"→"人工神经网络")或生成论文摘要。 --- ### **2. 模型选择** #### 典型选项: | 预训练模型 | 适用场景 | 硬件需求 | |------------|----------|----------| | LLaMA-7B | 通用生成 | 24GB显存 | | GPT-NeoX | 长文本 | 多GPU | | RoBERTa | 文本理解 | 16GB显存 | - **参数冻结策略** 对低资源场景,可仅微调顶层参数(如后10%的神经网络层)。 --- ### **3. 训练配置** #### 核心参数设置: - **学习率** 推荐范围:$lr \in [1 \times 10^{-5}, 5 \times 10^{-5}]$,采用线性预热(warmup)占训练步数$10\%$ - **批次大小** 根据显存调整,例如:在A100上设置`batch_size=32` - **损失函数** 标准交叉熵损失: $$ \mathcal{L} = -\sum_{i=1}^n y_i \log(p_i) $$ 其中$y_i$为真实标签,$p_i$为预测概率 --- ### **4. 微调执行** #### 工具链示例: ```python from transformers import Trainer trainer = Trainer( model=model, args=training_args, train_dataset=dataset, compute_metrics=compute_accuracy ) trainer.train() ``` - **关键技术** - **梯度累积**(`gradient_accumulation_steps=4`)缓解显存压力 - **LoRA适配器**(低秩矩阵分解)减少可训练参数$>70\%$ --- ### **5. 评估与验证** #### 多维度测试: 1. **领域任务测试** - 构建论文摘要生成任务,用ROUGE-L评分: $$ R_{ROUGE} = \frac{\sum \text{匹配n-gram数}}{\sum \text{参考摘要n-gram数}} $$ 2. **通用能力保持** 在MMLU基准测试中,确保数学推理等基础能力下降不超过$5\%$ 3. **过拟合检测** 监控训练/验证损失曲线,若出现$\Delta \mathcal{L}_{train} \ll \Delta \mathcal{L}_{val}$则停止训练 --- ### **挑战与解决方案** - **数据噪声**:采用困惑度过滤(删除$PPL > 100$的段落) - **领域漂移**:在损失函数中加入KL散度约束: $$ \mathcal{L}_{total} = \mathcal{L}_{CE} + \lambda D_{KL}(p_{ft} \parallel p_{pre}) $$ 其中$\lambda$通常取0.1-0.3 --- 通过以上流程,模型在论文相关任务(如术语理解、公式推导)上的准确率可提升$15-40\%$(具体效果取决于数据质量与规模)。建议首次微调时使用小规模数据(如$10^3$篇)进行快速验证,再逐步扩展。
评论
成就一亿技术人!
拼手气红包6.0元
还能输入1000个字符
 
红包 添加红包
表情包 插入表情
 条评论被折叠 查看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