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设计在中国乡村振兴项目中的新角色
研究方法与数据收集
在研究开始时,我们邀请了 12 位参与者进行试验性研究,这些参与者的工作角色多样,涵盖了高级、领导、产品设计、设计研究或技术管理等领域,能广泛代表不同背景、工作角色和设计经验年限。
我们将访谈问题与参与者的经验相结合,以收集真实的反馈和丰富的描述。每次访谈时间在 20 分钟到 1 小时之间,同时还补充了一些活动观察笔记、图片以及从业者提供的印刷材料。访谈的音频被转录、验证并去识别化。研究团队的两名成员进行了初步分析,他们阅读转录内容并记录出现的主题和相关数据。
数据分析方法
我们选择了主题分析法进行数据分析,这种方法采用更结构化的方式,可用于多种认识论立场,以探究人类行为的潜在原因。在本研究中,我们以归纳的方式处理数据,即假定研究结果是分析人员与数据相互作用的结果,从而识别出主题、模式和类别。我们仅关注与社交设计师概念发展相关的主题。
以 SustainX 实验室的研讨会分享会为例进行主题分析。在 NICE2035&FCP 项目结束两年多后,我们组织了一次研讨会,邀请相关利益相关者对该项目进行回顾和反思分析。线上会议作为讨论空间,参与者包括 3 位教授(其中一位是 nice2035 项目的发起者)、2 位博士后、6 位博士生和 5 位硕士生。通过讨论,我们将观察到的现象置于现实生活背景中,不同参与者视角的切换将外部视角引入研究层面。这些设计专家根据我们提供的材料、照片、项目历程图和注释时间表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识别现象与背景之间的模糊性。反复出现的话题被归纳为更广泛的主题,最终确定了 8 个关键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