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层:负责地址管理与路由选择(为每条网络中的数据选择合适路径);IP;路由器
IP协议格式:
4位版本号IPV4/IPV6;
4位头部长度:表示IP报头的长度,以4字节为单位(20-60字节);
8位服务类型:3位弃用,1位置0,4位TOS字段(最大吞吐量,最小成本,最高可靠性,最小延时);
16位数据报长度:限制一个完整的Ip报头不超过64k,
udp不超过64k-28;
**分片标识:**数据传输时最大长度不超过数据报长度64k即65536字节,并且受限于链路层数据帧MTU(最大传输单元),通常再以太网协议下为1500字节(可配置),如一条udp数据小于64k-28即可发送,但是链路层受限于MTU需要分片处理;
若报文大小大于MTU,小于数据报长度,则会在网络层进行分片处理;
16为分片标识:标识该当前分片属于哪一个上层报文;
3位标志:1位保留,1位禁止分片位,1位分片标志位;
13位分片偏移:当分片在对端数据重组时,需要确定该分片在报文的位置,13位的大小为8192,假设一个分片在报文中的偏移量是64000偏移量,这时13位无法标识,因此偏移的单位是8字节,以8字节为单位,8192*8刚好为65536,所以,每一个分片的长度都为8的倍数;
8位TTL:报文的最大生命周期,每一次经过路由器就会-1,为0时标识找不到对端,会被丢弃(默认一般为64,现在多为128),防止产生环路;
8位上层协议:记录传输层协议,数据分用时用于解析上层协议;
16位校验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