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故障树分析与通路结束分析技术解析
1. 动态故障树分析方法
在动态故障树(DFT)的分析中,有多种方法被提出。DIFTree 是一种用于分析 DFT 的故障树方法,它结合了基于二元决策图(BDD)和马尔可夫链的求解技术。不过,相关论文未明确提及所考虑的门类型以及每种情况下应用的语义。
另一种方法是基于形式化规范(Z 符号)以及软件工程和编程语言设计中的指称语义技术,同时考虑了输入事件的多个约束条件。
为了充分利用性能评估过程代数(PEPA)和 DFT 的组合特性,有人提出将动态故障树自动转换为 PEPA 模型。这种模型到模型的转换目的在于利用支持 PEPA 的各种工具和技术,如聚合和底层马尔可夫链生成器的紧凑表示。由于 DFT 可能因使用相同门的多个副本而呈现对称性,且每个门使用 PEPA 组件建模,因此可以使用聚合技术来减小底层马尔可夫链的规模。
2. 通路结束分析概述
通路结束计算是扩展随机探针(XSP)的一种新型通路测量方式,它能够根据通路结束时的条件将分析拆分为多个情况。这使得我们可以将对请求的成功响应与负面响应、超时或其他故障区分开来,从而能够表达服务水平协议(SLA),例如“至少 90% 的所有请求在 10 秒内收到响应,且至少 60% 的此类请求是成功的”。
许多被分析响应时间分布的系统,其通路可能有多种结束方式。常见的情况是,客户端的请求可能成功完成,使客户端获得所需服务,但也可能因超时或拒绝而失败。此外,请求的满足方式可能有两种或更多,例如数据检索请求可以通过访问缓存或磁盘来处理。在这些情况下,我们希望分别分析成功或失败、缓存或磁盘检索等不同情况的通路时间分布。
随机探针是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