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无线通信数据库与RF能量采集移动边缘计算网络性能分析

无线通信数据库与RF能量采集移动边缘计算网络性能分析

在当今的无线通信领域,有两项关键的研究成果值得关注,一项是基于OAI平台构建的无线通信数据库,另一项是采用NOMA方案和双接入点的RF能量采集移动边缘计算网络性能分析。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两方面的内容。

无线通信数据库

在无线通信研究中,时间粒度对服务水平协议(SLA)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比1000ms到100ms不同时间粒度的实验结果发现,100ms的时间粒度相较于1000ms,SLA满意度提高了28%。这是因为较小的时间粒度能够让网络在更小的时间尺度上学习数据特征。

为了支持无线传输中的视频比特率自适应调整,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无线通信数据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数据收集 :通过FlexRAN构建无线空中接口带宽预测和优化系统,利用OAI平台的接口功能,每100ms从OAI基站的物理层、MAC层、PDCP层等收集实时参数数据。
2. 数据预处理 :为了使数据收集时间粒度与比特率调整周期保持一致,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均值滤波、特征选择、归一化等操作。
3. 带宽预测 :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到基于LSTM的预测算法中,预测用户侧的最大可用空中接口带宽。
4. 比特率优化 :结合用户侧视频播放器返回的视频质量信息(如客户端视频缓冲区),使用DQN算法优化视频比特率调整。

不同数据收集周期对视频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具体如下表所示:
| 数据收集周期 | 平均视频比特率性能 | QoE性能 |

【四轴飞行器】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模拟器研究(Matlab代码实现)内容概要:本文围绕非线性三自由度四轴飞行器的建模仿真展开,重点介绍了基于Matlab的飞行器动力学模型构建控制系统设计方法。通过对四轴飞行器非线性运动方程的推导,建立其在三维空间中的姿态位置动态模型,并采用数值仿真手段实现飞行器在复杂环境下的行为模拟。文中详细阐述了系统状态方程的构建、控制输入设计以及仿真参数设置,并结合具体代码实现展示了如何对飞行器进行稳定控制轨迹跟踪。此外,文章还提到了多种优化控制策略的应用背景,如模型预测控制、PID控制等,突出了Matlab工具在无人机系统仿真中的强大功能。; 适合人群:具备一定自动控制理论基础和Matlab编程能力的高校学生、科研人员及从事无人机系统开发的工程师;尤其适合从事飞行器建模、控制算法研究及相关领域研究的专业人士。;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用于四轴飞行器非线性动力学建模的教学科研实践;②为无人机控制系统设计(如姿态控制、轨迹跟踪)提供仿真验证平台;③支持高级控制算法(如MPC、LQR、PID)的研究对比分析;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中提到的Matlab代码仿真模型,动手实践飞行器建模控制流程,重点关注动力学方程的实现控制器参数调优,同时可拓展至多自由度或复杂环境下的飞行仿真研究。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