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通信数据库与RF能量采集移动边缘计算网络性能分析
在当今的无线通信领域,有两项关键的研究成果值得关注,一项是基于OAI平台构建的无线通信数据库,另一项是采用NOMA方案和双接入点的RF能量采集移动边缘计算网络性能分析。下面将为大家详细介绍这两方面的内容。
无线通信数据库
在无线通信研究中,时间粒度对服务水平协议(SLA)满意度有着重要影响。通过对比1000ms到100ms不同时间粒度的实验结果发现,100ms的时间粒度相较于1000ms,SLA满意度提高了28%。这是因为较小的时间粒度能够让网络在更小的时间尺度上学习数据特征。
为了支持无线传输中的视频比特率自适应调整,研究人员构建了一个无线通信数据库。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 数据收集 :通过FlexRAN构建无线空中接口带宽预测和优化系统,利用OAI平台的接口功能,每100ms从OAI基站的物理层、MAC层、PDCP层等收集实时参数数据。
2. 数据预处理 :为了使数据收集时间粒度与比特率调整周期保持一致,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包括均值滤波、特征选择、归一化等操作。
3. 带宽预测 :将预处理后的数据输入到基于LSTM的预测算法中,预测用户侧的最大可用空中接口带宽。
4. 比特率优化 :结合用户侧视频播放器返回的视频质量信息(如客户端视频缓冲区),使用DQN算法优化视频比特率调整。
不同数据收集周期对视频性能有着显著影响,具体如下表所示:
| 数据收集周期 | 平均视频比特率性能 | QoE性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