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 计蒜之道 初赛 第一场 A.阿里的新游戏

本文分享了一次线上编程比赛中解决成三棋问题的经历。通过枚举16种可能情况来计算玩家棋子的成三数,虽然方法笨拙但成功通过测试。作者反思了独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并附上了代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题目背景是成三棋,题目要求是输入小红和小明的棋子位置,用坐标表示(棋盘的坐标系建在原点中心,横纵坐标都是从-3到3),然后输出小红的成三数(这个线段上有三个小红的棋子)。
题目描述很简单,但是我花了一个小时才AC,而且用的是最笨的方法,枚举了16种可能的情况,正解肯定不会是这个,但好在还是AC了...
这也是我第一次做这种线上赛,发现自己的实力还是很弱,我清楚的记得比赛开始10分钟,已经有接近50人AC,而当时我还在思考。所以说,人与人之间的差距还是特别的大。
记录这道题的原因,或许就因为这是我第一次的线上赛吧,而且还是真真正正自己独立完成的题目,尽管特别简单,可能是因为平时我遇到不会的题目,喜欢看其他人的题解,导致自己遇到问题时,独立解决的能力还是很弱。

希望自己以后多些独立思考的时间,少看题解...   Orz 另外附上我的超长代码(可能是我提交过最长的代码了,判断条件冗长)
#include <stdio.h>
char map[7][8];

int main()
{
    int n,m;
    int i,j;
    int cnt=0;
    int ans=0;
    scanf("%d %d",&n,&m);
    for(i=0;i<7;++i)
        for(j=0;j<7;++j)
        map[i][j]='#';
    for(i=0;i<n;++i)
    {
        int a,b;
        scanf("%d %d",&a,&b); //坐标系与char数组的转换
        int x=a;
        int y=b;
        if(x==3)
            b=6;
        else if(x==2)
            b=5;
        else if(x==1)
            b=4;
        else if(x==0)
            b=3;
        else if(x==-1)
            b=2;
        else if(x==-2)
            b=1;
        else if(x==-3)
            b=0;

        if(y==3)
            a=0;
        else if(y==2)
            a=1;
        else if(y==1)
            a=2;
        else if(y==0)
            a=3;
        else if(y==-1)
            a=4;
        else if(y==-2)
            a=5;
        else if(y==-3)
            a=6;
        map[a][b]='@';
    }
    for(i=0;i<m;++i)
    {
        int c,d;
        scanf("%d %d",&c,&d);
    }
    for(j=0;j<7;++j)
    {
        if(map[0][j]=='@')   //枚举16种情况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j=0;j<7;++j)
    {
        if(map[6][j]=='@')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i=0;i<7;++i)
    {
        if(map[i][0]=='@')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i=0;i<7;++i)
    {
        if(map[i][6]=='@')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j=1;j<=5;++j)
    {
        if(map[1][j]=='@')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j=1;j<=5;++j)
    {
         if(map[5][j]=='@')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i=1;i<=5;++i)
    {
        if(map[i][1]=='@')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i=1;i<=5;++i)
    {
          if(map[i][5]=='@')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j=2;j<=4;++j)
    {
        if(map[2][j]=='@')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j=2;j<=4;++j)
    {
        if(map[4][j]=='@')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i=2;i<=4;++i)
    {
        if(map[i][2]=='@')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i=2;i<=4;++i)
    {
        if(map[i][4]=='@')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j=0;j<=2;++j)
    {
        if(map[3][j]=='@')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j=4;j<=6;++j)
    {
        if(map[3][j]=='@')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i=0;i<=2;++i)
    {
        if(map[i][3]=='@')
            cnt++;
    }
    if(cnt==3)
        ans++;
    cnt=0;
    for(i=4;i<=6;++i)
    {
        if(map[i][3]=='@')
            cnt++;
    }
    if(cnt==3)
        ans++;
    cnt=0;
    printf("%d\n",ans);
    return 0;
}

另外再附上我WA N次的记录...


### 关于2024百度之星初赛第一场的题目解析 目前尚未有官方发布的关于2024百度之星初赛第一场的具体题目解析文档被广泛传播或公开引用。然而,基于以往的比赛惯例以及社区讨论的内容[^1],可以推测该比赛通常涉及算法设、数据结构应用以及编程技巧等方面的知识。 #### 题目类型分析 根据过往几年百度之星竞赛的特点,其题目可能涵盖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 **字符串处理**:此类问题经常考察参赛者对于复杂模式匹配的理解能力,例如KMP算法的应用场景或者正则表达式的高效实现方法。 - **动态规划 (Dynamic Programming)**:这是解决最优化问题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许多比赛中都会出现。它通过把原问题分解成相对简单的子问题来求解复杂问题的方法[^2]。 - **图论(Graph Theory)**:包括但不限于最小生成树(MST),单源最短路径(SSSP)等问题都是常见考点之一。这些都需要扎实的基础理论支持才能快速找到最优解答方案[^3]。 以下是针对假设性的几类典型问题提供一些通用思路和技术要点说明: --- #### 字符串处理案例解析 如果遇到需要频繁查询某个特定字符序列是否存在的情况,则可考虑构建AC自动机来进行批量检索操作;而对于仅需判断两个字符串之间关系的任务来说,双指针技术往往能够满足需求并保持较低时间复杂度O(n)[^4]。 ```python def is_subsequence(s, t): it = iter(t) return all(char in it for char in s) # Example Usage: print(is_subsequence("abc", "ahbgdc")) # Output: True ``` --- #### 动态规划实例讲解 当面临背包问题变种或是区间覆盖等相关挑战时,定义状态转移方程至关重要。比如经典的一维数组形式dp[i]=max(dp[i], dp[j]+w(i,j))表示从前j项选取若干物品放入容量不超过i的情况下所能获得的最大价值总和[^5]。 ```python def knapsack(weights, values, capacity): n = len(values) dp = [0]*(capacity+1) for i in range(1,n+1): w,v=weights[i-1],values[i-1] for j in reversed(range(capacity+1)): if j >=w : dp[j]= max(dp[j], dp[j-w]+v ) return dp[-1] # Example Usage: weights=[2,3,4] values =[3,4,5] capacity=5 result=knapsack(weights,values,capacity) print(result) # Output:7 ``` --- #### 图论基础概念复习 在面对连通性验证或者是寻找关键节点这样的任务时,BFS/DFS遍历配合并查集Union-Find的数据结构通常是首选策略。它们能够在几乎线性时间内完成大规模网络拓扑属性算工作[^6]。 ```python from collections import defaultdict, deque class Graph: def __init__(self): self.graph = defaultdict(list) def addEdge(self,u,v): self.graph[u].append(v) self.graph[v].append(u) def BFS(self,start_vertex): visited=set() queue=deque([start_vertex]) while(queue): vertex=queue.popleft() if(vertex not in visited): visited.add(vertex) queue.extend(set(self.graph[vertex])-visited) return list(visited) g=Graph() edges=[[0,1],[0,2],[1,2],[2,3]] for u,v in edges:g.addEdge(u,v) res=g.BFS(2) print(res) #[2, 0, 1, 3] ``` 尽管以上只是部分可能涉及到的技术领域概述及其简单示例展示,但对于准备参加类似赛事的学习者而言已经具备相当指导意义了。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