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rilog串口篇1】UART发送模块及Testbench仿真程序

本文详细介绍FPGA串口通信的发送模块设计,包括通信参数配置、波特率时钟生成、状态机控制的数据发送过程及Testbench仿真程序验证。通过Verilog语言实现,确保数据的正确发送。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Verilog串口篇1】UART发送模块及Testbench仿真程序

本文讲解FPGA串口通信的 发送模块 Verilog实现,即根据数据链路层协议,完成起始位、数据位、校验位和停止位的发送,通信参数如波特率可由用户配置。

1、通信参数
相信各位对于 通信参数:波特率、数据位、停止位和校验 并不陌生,因为在使用串口时,我们必须先配置这些属性。不过这里不仅限于配置,还有必要思考个问题:为什么需要这些参数呢?
归根结底,串口通信在线路中传输的只有“0”、“1”信号,就像这篇博客,在内存中也是以“0”、“1”的方式存储的。电脑之所以能将博客正确地显示出来,是因为这些二进制值看似杂乱无章,实则遵循了一套编码规则,如 Unicode 编码。参数的意义就在于规定了串口通信的编码规则:数据包格式和位时序,这样收发双方才能正确地发送和接收数据。 前面说的有点虚无缥缈,下面具体阐述各个参数的含义,这是收发模块设计的依据所在。
波特率 形象来说,波特率规定了位的时间长度,即位时序,相当于同步通信中的时钟信号。基于此,发送方在发送的时候,就知道一个位需要保持多长时间,接收方也能根据时间长度逐位接收数据。
数据位 有效数据长度,可选 5、6、7 或 8,常用 8 位,即 1 字节。
停止位 停止信号长度,常用 1 位或 2 位。何为停止信号?逻辑“1”信号。
校验位 可选奇校验、偶校验或无校验。校验比较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有兴趣的读者可查阅其它资料。考虑到程序完整性,后面的模块接口中只给它留个位,并无作用。
程序设计中,还需要知道两个概念:时钟频率 用来产生波特率,起始信号 逻辑“0”信号。

2、接口描述
开门见山,直接贴出发送模块的接口描述代码。参数部分就是我们上文提到的几个概念,用户可传入客制化值进行配置。输入输出端口没什么特别之处,详见注释。

评论 1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打赏作者

硬件拾遗

感谢道友

¥1 ¥2 ¥4 ¥6 ¥10 ¥20
扫码支付:¥1
获取中
扫码支付

您的余额不足,请更换扫码支付或充值

打赏作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