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的灰度变换函数
1.1.图像反转
适用场景:增强嵌入在一幅图像的暗区域中的白色或灰色细节,特别是当黑色的面积在尺寸上占主导地位的时候。
1.2.对数变换(反对数变换与其相反)
过程:将输入中范围较窄的低灰度值映射为输出中较宽范围的灰度值。
用处:用来扩展图像中暗像素的值,同时压缩更高灰度级的值。
特征:压缩像素值变化较大的图像的动态范围。
举例:处理傅里叶频谱,频谱中的低值往往观察不到,对数变换之后细节更加丰富。
1.3.幂律变换(又名:伽马变换)
过程:将窄范围的暗色输入值映射为较宽范围的输出值。
用处:伽马校正可以校正幂律响应现象,常用于在计算机屏幕上精确地显示图像,可进行对比度和可辨细节的加强。
1.4.分段线性变换函数
缺点:技术说明需要用户输入。
优点:形式可以是任意复杂的。
1.4.1.对比度拉伸:扩展图像的动态范围。
1.4.2.灰度级分层:可以产生二值图像,研究造影剂的流动。
1.4.3.比特平面分层:原图像中任意一个像素的值,都可以类似的由这些比特平面对应的二进制像素值来重建,可用于压缩图片。
1.5.直方图处理
1.5.1直方图均衡:增强对比度,补偿图像在视觉上难以区分灰度级的差别。作为自适应对比度增强工具,功能强大。
1.5.2直方图匹配(直方图规定化):希望处理后的图像具有规定的直方图形状。在直方图均衡的基础上规定化,有利于解决像素集中于灰度级暗端的图像。
1.5.3局部直方图处理:用于增强小区域的细节,方法是以图像中的每个像素邻域中的灰度分布为基础设计变换函数,可用于显示全局直方图均衡化不足以影响的细节的显示。
1.5.4直方图统计:可用于图像增强,能够增强暗色区域同时尽可能的保留明亮区域不变,灵活性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