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念及其介绍:
快速排序算法是在分治算法基础上设计出来的一种排序算法,和其它排序算法相比,快速排序算法具有效率高、耗费资源少、容易实现等优点
算法思想:
- 先选择一个数作为中间元素par(一般选择最右边的元素),此时,设置两个指针,一个指针(后面讲解为左指针)从前向后遍历,直到遍历到一个大于par的元素,而另一个指针(后面讲解为右指针)从倒数第二个元素开始向前遍历,直到找到一个小于par的元素,然后将这个两个元素进行交换,当左指针大于或者等于右指针时,则遍历结束,将par的值与左指针所指的位置的元素进行交换,这样的话par左边的元素都是小于par的,而右边的元素都是大于par的,这样就左右又分成了 两个子数组
- 利用函数递归,重复上一步操作
(这里以升序为例)
算法演示:
1) 建立 2 个指针(命名为 lo 和 hi),分别指向序列中第一个元素和倒数第 2 个元素,如下图所示:
2) lo 指针向右移动,当指向的元素不小于 31 时暂停。显然,当前指向的 35 > 31,所以 lo 暂时不移动;
3) hi 指针向左移动,当指向的元素不大于 31 时暂停。显然,当前指向的 26< 31,所以 hi 暂时不移动;
4) 交换 lo 和 hi 所指元素的位置,如下图所示:
5) 重复执行 2~4 步,直至 lo ≥ hi。此时,将 pivot 元素与 lo 所指元素交换位置。下面的动画演示了整个分割的过程:
可以看到,最终元素 31 左侧的元素都比它小,右侧的元素都比它大。
算法代码示例:
//分割数组成为相应的子数组
int partition(int arr[], int p, int q)
{
int temp;//设置一个中间变量用于进行交换
int lo = p;//设置左指针指向第一个元素的下标
int ho = q - 1;//设置右指针指向倒数第二个元素的下标
int centure = arr[q];//作为中间值(一般为最后一个元素)
while (1)
{
//lo向后遍历,直到遍历到一个大于centure的值
while (arr[lo] < centure)
{
lo++;
}
//ho向后遍历,直到遍历到一个小于centure的值
while (arr[ho] > centure && ho > 0)
{
ho--;
}
//当遍历超出范围之后就跳出循环
if (lo >= ho)
{
break;
}
//不然的话就进行交换值
else
{
//交换arr[lo]和arr[ho]
temp = arr[lo];
arr[lo] = arr[ho];
arr[ho] = temp;
//让lo和ho向前移动一位,继续遍历
lo++;
ho--;
}
}
//当遍历完成后,将设置为中间的值交换到中间
temp = arr[lo];
arr[lo] = centure;
arr[q] = temp;
//返回中间值所在的下标
return lo;
}
void the_quick_sort(int arr[],int p,int q)
{
int par;//设置中间元素
//如果说q - p<= 0的话,说明待排列元素不存在或者说只存在1个元素值,故不需要再进行分割排序
if (q - p <= 0)
{
return;
}
else
{
//调用partition函数进行分割序列
par = partition(arr, p, q);//返回中间元素的下标
//利用函数的递归来完成后面子数组的快速排序
the_quick_sort(arr, p, par - 1);//中间元素左边的元素都是小于par
the_quick_sort(arr, par + 1, q);//中间元素右边的元素都是大于par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