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ystemd service配置文件解析

 systemd 的配置文件大部分放置于 /usr/lib/systemd/system/ 目录内。但是 Red Hat 官方文件指出, 该目录的文件主要是原本软件所提供的设置,建议不要修改!而要修改的位置应该放置于 /etc/systemd/system/ 目录内。

配置文件示例:

 


[root@study ~]# cat /usr/lib/systemd/system/sshd.service
[Unit]           # 这个项目与此 unit 的解释、执行服务相依性有关
Description=OpenSSH server daemon
After=network.target sshd-keygen.service
Wants=sshd-keygen.service
 
[Service]        # 这个项目与实际执行的指令参数有关
EnvironmentFile=/etc/sysconfig/sshd
ExecStart=/usr/sbin/sshd -D $OPTIONS
ExecReload=/bin/kill -HUP $MAINPID
KillMode=process
Restart=on-failure
RestartSec=42s
 
[Install]        # 这个项目说明此 unit 要挂载哪个 target 下面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分析上面的配置文件,我们大概能够将整个设置分为三个部份,就是:

  • [Unit]: unit 本身的说明,以及与其他相依 daemon 的设置,包括在什么服务之后才启动此 unit 之类的设置值;
  • [Service], [Socket], [Timer], [Mount], [Path]…:不同的 unit type 就得要使用相对应的设置项目。我们拿的是 sshd.service 来当范本,所以这边就使用 [Service] 来设置。 这个项目内主要在规范服务启动的脚本、环境配置文件文件名、重新启动的方式等等。
  • [Install]:这个项目就是将此 unit 安装到哪个 target 里面去的意思!

至于配置文件内有些设置规则还是得要说明一下:

  • 设置项目通常是可以重复的,例如我可以重复设置两个 After 在配置文件中,不过,后面的设置会取代前面的喔!因此,如果你想要将设置值归零, 可以使用类似“ After= ”的设置,亦即该项目的等号后面什么都没有,就将该设置归零了 (reset)。
  • 如果设置参数需要有“是/否”的项目 (布林值, boolean),你可以使用 1, yes, true, on 代表启动,用 0, no, false, off 代表关闭!随你喜好选择啰!
  • 空白行、开头为 # 或 ; 的那一行,都代表注解!

每个部份里面还有很多的设置细项,我们使用一个简单的表格来说明每个项目好了!

[Unit] 部份
设置参数
Description
Documentation
After
Before
Requires
Wants
Conflicts

接下来了解一下在 [Service] 当中有哪些项目可以使用!

[Service] 部份
设置参数
Type
EnvironmentFile
ExecStart
ExecStop
ExecReload
Restart
RemainAfterExit
TimeoutSec
KillMode
RestartSec

最后,再来看看那么 Install 内还有哪些项目可用?

[Install] 部份
设置参数
WantedBy
Also
Alias
  • [Service] 区块:启动行为

    • 启动命令
      ExecStart字段:定义启动进程时执行的命令
      ExecReload字段:重启服务时执行的命令
      ExecStop字段:停止服务时执行的命令
      ExecStartPre字段:启动服务之前执行的命令
      ExecStartPost字段:启动服务之后执行的命令
      ExecStopPost字段:停止服务之后执行的命令

      注:所有的启动设置之前,都可以加上一个连词号(-),表示"抑制错误",即发生错误的时候,不影响其他命令的执行。比如EnvironmentFile=-/etc/sysconfig/sshd(注意等号后面的那个连词号),就表示即使/etc/sysconfig/sshd文件不存在,也不会抛出错误。
      注意:[Service]中的启动、重启、停止命令全部要求使用绝对路径!

    • 启动类型
      Type字段定义启动类型。它可以设置的值如下:
      simple(默认值):ExecStart字段启动的进程为主进程
      forking:ExecStart字段将以fork()方式启动,此时父进程将会退出,子进程将成为主进程(后台运行)
      oneshot:类似于simple,但只执行一次,Systemd 会等它执行完,才启动其他服务
      dbus:类似于simple,但会等待 D-Bus 信号后启动
      notify:类似于simple,启动结束后会发出通知信号,然后 Systemd 再启动其他服务
      idle:类似于simple,但是要等到其他任务都执行完,才会启动该服务。一种使用场合是为让该服务的输出,不与其他服务的输出相混合

    • 重启行为
      Service区块有一些字段,定义了重启行为:
      KillMode字段:定义 Systemd 如何停止 sshd 服务:
      control-group(默认值):当前控制组里面的所有子进程,都会被杀掉
      process:只杀主进程
      mixed:主进程将收到 SIGTERM 信号,子进程收到 SIGKILL 信号
      none:没有进程会被杀掉,只是执行服务的 stop 命令。
      Restart字段:定义了 sshd 退出后,Systemd 的重启方式
      上面的例子中,Restart设为on-failure,表示任何意外的失败,就将重启sshd。如果 sshd 正常停止(比如执行systemctl stop命令),它就不会重启。
      Restart字段可以设置的值如下。
      no(默认值):退出后不会重启
      on-success:只有正常退出时(退出状态码为0),才会重启
      on-failure:非正常退出时(退出状态码非0),包括被信号终止和超时,才会重启
      on-abnormal:只有被信号终止和超时,才会重启
      on-abort:只有在收到没有捕捉到的信号终止时,才会重启
      on-watchdog:超时退出,才会重启
      always:不管是什么退出原因,总是重启
      注:对于守护进程,推荐设为on-failure。对于那些允许发生错误退出的服务,可以设为on-abnormal。
      RestartSec字段:表示 Systemd 重启服务之前,需要等待的秒数。

  • [Install] 区块
    Install区块,定义如何安装这个配置文件,即怎样做到开机启动。
    WantedBy字段:表示该服务所在的 Target。
    Target的含义是服务组,表示一组服务。
    WantedBy=multi-user.target指的是:sshd 所在的 Target 是multi-user.target。
    这个设置非常重要,因为执行systemctl enable sshd.service命令时,sshd.service的一个符号链接,就会放在/etc/systemd/system目录下面的multi-user.target.wants子目录之中。
    Systemd 有默认的启动 Target。

 

 

<think>我们正在讨论Linuxsystemd服务配置文件(.service文件)。根据引用[1][2][4],这些文件通常存放在/etc/systemd/system/或/lib/systemd/system/目录下,用于定义服务的启动、运行、停止等行为。配置文件结构:一个典型的.service文件由三个主要部分组成:[Unit]:定义服务的元数据以及与其他单元的关系。[Service]:定义服务的具体执行参数。[Install]:定义服务的安装信息(如开机启动)。常用配置项说明及示例:1. [Unit]部分常用选项:- Description:服务的描述信息。- After:指定服务在哪些单元之后启动(定义启动顺序)。-Requires:指定服务的强依赖关系,如果依赖的服务启动失败,当前服务也会失败。- Wants:指定服务的弱依赖关系,即使依赖的服务启动失败,当前服务仍然可以启动。2. [Service]部分常用选项:- Type:指定服务的启动类型,常见的有:* simple(默认):systemd认为服务会立即启动,主进程不会fork。* forking:服务启动后会fork,然后父进程退出,子进程成为主进程。*oneshot:服务只执行一次就退出,systemd会等待它退出后再启动其他服务。* idle:类似于simple,但会等待所有活动任务完成后再启动该服务(避免与用户输出混合)。-ExecStart:指定启动服务的命令(绝对路径)。- ExecStop:指定停止服务的命令。-Restart:指定服务退出后如何重启,常见值:* no(默认):不重启。*on-success:当服务正常退出(退出码为0)时重启。*on-failure:当服务非正常退出(非0退出码,或被信号终止)时重启。* always:总是重启。-RestartSec:在重启服务之前等待的秒数。-User:指定运行服务的用户。- Group:指定运行服务的用户组。- Environment:设置环境变量。3. [Install]部分常用选项:- WantedBy:指定服务被安装到哪个目标(target)的.wants目录下,表示该目标需要此服务。常用的是multi-user.target(多用户命令行模式)。示例解析:下面是一个简单的Nginx服务配置文件示例(/etc/systemd/system/nginx.service): ```[Unit] Description=Thenginx HTTPand reverseproxy serverAfter=network.target remote-fs.target nss-lookup.target[Service]Type=forkingPIDFile=/run/nginx.pidExecStartPre=/usr/sbin/nginx -tExecStart=/usr/sbin/nginxExecReload=/bin/kill-sHUP$MAINPIDExecStop=/bin/kill -s QUIT $MAINPIDPrivateTmp=trueUser=nginxGroup=nginxRestart=on-failureRestartSec=10s[Install]WantedBy=multi-user.target```解析:- [Unit]部分:描述了服务,并指定了在network.target等目标之后启动(确保网络就绪)。-[Service]部分:Type=forking:因为Nginx会以守护进程(daemon)方式运行,即启动后会fork。ExecStartPre:在启动前执行命令(这里测试配置文件是否正确)。ExecStart:启动命令。ExecReload:重载配置的命令(发送HUP信号)。ExecStop:停止服务的命令(发送QUIT信号)。User和Group指定以nginx用户和组运行。Restart设置为on-failure,表示当服务异常退出时自动重启,并等待10秒(RestartSec=10s)。-[Install]部分:指定当系统以多用户模式启动时,这个服务应该被启用(通过systemctlenable nginx.service实现)。注意:修改配置文件后,需要运行`systemctldaemon-reload`来重新加载配置。根据引用[3],配置文件的优先级从高到低为:/etc/systemd/system/ >/run/systemd/system/> /usr/lib/systemd/system/。因此,自定义配置通常放在/etc/systemd/system/目录下。相关问题:1.如何创建一个自定义的systemd服务?2. systemd服务配置文件中的Type=oneshot适用于什么场景?3.如何设置服务在特定条件下自动重启?4.如何查看systemd服务的日志?</think>### Linux systemd 服务配置文件详解 #### 配置文件结构 systemd 服务配置文件(`.service`文件)采用INI格式,由三个核心部分组成: 1. **[Unit]** 定义服务的元数据和依赖关系 ```ini [Unit] Description=My Custom Service # 服务描述 After=network.target # 启动顺序依赖 Requires=postgresql.service # 强依赖服务 Wants=docker.socket # 弱依赖服务 ``` 2. **[Service]** 配置服务运行参数 ```ini [Service] Type=simple # 服务类型 ExecStart=/usr/bin/myapp # 启动命令 User=appuser # 运行用户 Restart=on-failure # 重启策略 Environment="PORT=8080" # 环境变量 ``` 3. **[Install]** 定义系统启动时的安装行为 ```ini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 关联启动目标 ``` #### 常用配置项详解 ##### [Unit] 部分 - **Description**:服务描述信息(必填) - **After/Before**:定义启动顺序(如 `After=network.target`) - **Requires**:强依赖服务,依赖失败则本服务失败 - **Wants**:弱依赖服务,依赖失败不影响本服务 - **Conflicts**:互斥服务(如 `Conflicts=nginx.service`) ##### [Service] 部分 - **Type**(关键参数): - `simple`:默认类型,主进程不退出的服务 - `forking`:后台守护进程(需指定 `PIDFile=`) - `oneshot`:单次执行任务(如初始化脚本) - `idle`:等待其他任务完成再启动 - **ExecStart**:启动命令(绝对路径,必填) - **ExecStop**:停止命令 - **Restart**: - `no`(默认):不重启 - `on-failure`:非0退出时重启 - `always`:无条件重启 - **User/Group**:运行身份(如 `User=nginx`) - **Environment**:环境变量(`Environment="KEY=VAL"`) - **WorkingDirectory**:工作目录 - **TimeoutStartSec**:启动超时时间(默认90秒) ##### [Install] 部分 - **WantedBy**:指定启用时的目标(如 `multi-user.target`) - **RequiredBy**:强关联目标 #### 配置示例解析 **示例:Python Web应用服务** ```ini [Unit] Description=Python Web API After=network.target postgresql.service Requires=postgresql.service [Service] Type=simple User=appuser Group=appgroup WorkingDirectory=/opt/myapp Environment="DB_HOST=localhost" ExecStart=/usr/bin/python3 app.py Restart=on-failure RestartSec=5s [Install] WantedBy=multi-user.target ``` **关键解析**: 1. `After` 确保网络和数据库就绪后才启动 2. `Type=simple` 适合持续运行的前台进程 3. `Restart=on-failure` 在异常退出时5秒后自动重启 4. `WantedBy` 使服务随系统启动(通过 `systemctl enable`) #### 配置文件优先级 根据引用[3],配置覆盖优先级从高到低: 1. `/etc/systemd/system/`(管理员自定义)[^4] 2. `/run/systemd/system/`(运行时配置) 3. `/usr/lib/systemd/system/`(软件包默认配置) > 修改后需执行 `systemctl daemon-reload` 使配置生效[^1][^2]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