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工作中,我们常常看到很多加班,有些是业务的需要,但大多数都可以有效控制的。
首先,我们是否选对的方案?
很多人工作是不考虑方案的,第一感的方法就做,常常做无用功。究其原因大约有三个:
(1)能力有限,只能想到一种方法;
(2)不愿意思考多个方案。
(3)想到多个方案,但没有能力评估,只好任选一个熟悉的,而可能不是最好的;
如果是第一种,大部分只能通过加班来解决,积累经验,或者向高人学习。
第二种,没有进一步求提高的意识,很可能长期停留在菜鸟阶段。
第三种,各种方案的成本无法进行精确核算,无法做出决策,这时需要逼迫自己去评估,才能提高。
举个例子,100个队伍进行足球比赛,采用淘汰制,决出冠军需要多少场比赛,
我们可以正面的思考,100个队伍,两两厮杀,进行了50场比赛,剩下50个队。。。然后,直到得到答案。 当你这样想,你会发现这很复杂,
我们也可以想,淘汰一个队伍需要付出的成本是1场比赛,一个队伍淘汰后就不会在进行比赛(淘汰赛制),一共有99个队伍需要淘汰,因此需要99场比赛。
再如,我曾看到一位同学写一段代码,写写停停很不连贯,我让他告诉我方案,他憋了很长时间也说不出来,只是走一步看一步,我让他停止编码,先做方案,做不出方案不能编码,在确定方案,并进行充分讨论后很快就完成了工作。
其次,我们是否为后来挖了大坑?
很多时候我们的工作是补前面埋下的大坑,而这个坑在此前做成本是很低的,放在现在做困难很大。有时候我们在完成一个工作后,稍微多做一点,整理一下,结果就会不同,很多人没有这样做,未来的加班也就不奇怪了。
最后,很多工作我们是否思考了意义?
在做以前是否进行了充分的辩论,不要仅仅埋头苦干,要对工作的价值进行充分质疑,避免无用功,很多时候这需要是领导来完成的,如果我们可以做到,不就是一种巨大的提高嘛?一定要站在比自己工作高的层次来看待自己的工作,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永远无法做好现在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