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指 offer 篇:1 - 5

本文精选《剑指Offer》中的经典题目,包括数组中重复的数字、二维数组中的查找、替换空格等,并提供多种解题思路及Java代码实现。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内容来源于自己的刷题笔记,对一些题目进行方法总结,用 java 语言实现。

1.剑指 Offer 03. 数组中重复的数字
  1. 题目描述:

    找出数组中重复的数字。

    在一个长度为 n 的数组 nums 里的所有数字都在 0~n-1 的范围内。数组中某些数字是重复的,但不知道有几个数字重复了,也不知道每个数字重复了几次。请找出数组中任意一个重复的数字。

    示例1:

    输入:[2, 3, 1, 0, 2, 5, 3]
    输出:2 或 3

  2. 解题思路:

    1. Set 集合存储,循环查找有无重复。

    2. 原地置换,其实与前一种有互通之处,当扫描到下标为 i 的数字时,首先比较这个数字是否等于 i。如果是,相当于 Set 集合中这个固定属于 i 的位置已满,可以搜索下一个值;如果不等于,比较 num[i] 与 num[num[i]] 这两个数,相等,则为重复数字;不相等,则两者进行交换。

      3 1 1 0 扫描到下标为0,不相等,比较 num[0] 与 num[num[0]] (3 与 0) 不相等,交换,继续扫描下标
      0 1 1 3 此时继续扫描下标0,相等,扫描下标1
      0 1 1 3 此时扫描下标1,相等,扫描下标2
      0 1 1 3 此时扫描下标2,不相等,比较 num[2] 与 num[num[2]] (1 与 1) 相等,找出重复数字
      
  3. 代码实现:

    	/**
         * 采用集合的思想,将数组进行遍历,每次都与集合进行比较,如果集合包含该数,就输出,如果不包含就存入集合中
         * @param nums
         * @return
         */
        public int findRepeatNumber(int[] nums) {
            Set<Integer> set = new HashSet<>();
            for (int i = 0;i < nums.length;i ++){
                if (set.contains(nums[i])){
                    return nums[i];
                }
                set.add(nums[i]);
            }
            return -1;
        }
    
        /**
         * 原地置换
         * @param nums
         * @return
         */
        public int findRepeatNumber1(int[] nums) {
            if (nums == null||nums.length <= 0){
                return -1;
            }
            for (int i = 0;i < nums.length;i++){
                if (nums[i] < 0|| nums[i] > nums.length - 1){
                    return -1;
                }
            }
            for (int i = 0;i < nums.length;i++){
                while (nums[i] != i){
                    if (nums[i] == nums[nums[i]]){
                        return nums[i];
                    }
                    int temp = nums[i];
                    nums[i] = nums[temp];
                    nums[temp] = temp;
                }
            }
            return -1;
        }
    
2.剑指 Offer 04. 二维数组中的查找
  1. 题目描述:

    在一个 n * m 的二维数组中,每一行都按照从左到右递增的顺序排序,每一列都按照从上到下递增的顺序排序。请完成一个高效的函数,输入这样的一个二维数组和一个整数,判断数组中是否含有该整数。

    示例:

    现有矩阵 matrix 如下:

    [
      [1,   4,  7, 11, 15],
      [2,   5,  8, 12, 19],
      [3,   6,  9, 16, 22],
      [10, 13, 14, 17, 24],
      [18, 21, 23, 26, 30]
    ]
    

    给定 target = 5,返回 true。

    给定 target = 20,返回 false。

  2. 解题思路:

    1. 暴力遍历:将所有的数都遍历,找出所有的值,但并不能利用好这个特殊的结构。
    2. 有规律的遍历,右上开始:行从0开始,列从最大值开始,先比较此时右上角的数,如果小于该数,这一列就可以舍弃,列数减一;如果大于该数,这一列就往下遍历,行数加一;这种特殊结构使得 target 一直是与右上角的数进行比较。
  3. 代码实现:

    /**
         * 暴力解法:遍历比较
         * @param matrix
         * @param target
         * @return
         */
        public boolean findNumberIn2DArray(int[][] matrix, int target) {
            int rowLength = matrix.length;
            int colLength = 0;
            if (rowLength > 0) {
                colLength = matrix[0].length;
            }
            int N = rowLength*colLength;
            for (int i = 0;i < colLength;i ++){
                for (int j = 0;j < rowLength;j ++){
                    if (target == matrix[j][i])
                        return true;
                }
            }
            return false;
        }
    
        /**
         * 行从0开始,列从最大值开始,先比较此时右上角的数,如果小于该数,这一列就可以舍弃,列数减一
         * 如果大于该数,这一列就往下遍历,行数加一
         * 使得target一直是与右上角的数进行比较
         * @param matrix
         * @param target
         * @return
         */
        public boolean findNumberIn2DArray1(int[][] matrix, int target) {
            int rowLength = matrix.length;
            int colLength = 0;
            if (rowLength > 0) {
                colLength = matrix[0].length;
            }
            int i = 0;
            while (i < rowLength && colLength > 0){
                if (target == matrix[i][colLength-1]){
                    return true;
                }else if (target < matrix[i][colLength-1]){
                    colLength--;
                }else if (target > matrix[i][colLength-1]){
                    i++;
                }
            }
            return false;
        }
    
3.剑指 Offer 05. 替换空格
  1. 题目描述:

    请实现一个函数,把字符串 s 中的每个空格替换成"%20"。

    示例:

    输入:s = “We are happy.”
    输出:“We%20are%20happy.”

  2. 解题思路:

    1. 辅助数组:由于 Java 的字符串是不可变的,定义一个长度三倍的数组,将字符串填充进去,定义一个变量 size 记录长度,最后 new String(arr,0,size)
    2. StringBuilder 遍历添加,添加逻辑与上面的一样
    3. 直接调用 API:s.replace(" “,”%20")
  3. 代码实现:

    /**
         * 辅助数组
         * @param s
         * @return
         */
        public String replaceSpace(String s) {
            int length = s.length();
            char[] Array = new char[length*3];
            int size = 0;
            for (int i = 0;i < length;i++){
                char c = s.charAt(i);
                if (c == ' '){
                    Array[size++] = '%';
                    Array[size++] = '2';
                    Array[size++] = '0';
                }else {
                    Array[size++] = s.charAt(i);
                }
            }
            String newStr = new String(Array,0,size);
            return newStr;
        }
    
        /**
         * StringBuilder:遍历添加
         * @param s
         * @return
         */
        public String replaceSpace1(String s){
            StringBuilder res = new StringBuilder();
            for(Character c : s.toCharArray())
            {
                if(c == ' ') res.append("%20");
                else res.append(c);
            }
            return res.toString();
        }
    
        /**
         * 直接使用 API
         * @param s
         * @return
         */
        public String replaceSpace2(String s){
            return s.replace(" ","%20");
        }
    
4.剑指 Offer 06. 从尾到头打印链表
  1. 题目描述:

    输入一个链表的头节点,从尾到头反过来返回每个节点的值(用数组返回)

    示例:

    输入:head = [1,3,2]
    输出:[2,3,1]

  2. 思路:

    1. 辅助栈:由于栈的结构是先入后出,可以先通过遍历将链表的每个节点存入栈中,最后通过循环,将栈顶每个元素都存到数组中。
    2. 辅助数组倒序遍历:上一个方法不仅需要辅助栈,也需要数组,本方法只需要一个数组就可以完成要求。首先,通过循环得出数组长度,然后在将节点的值存入数组的时候,反着存入数组。
  3. 代码实现:

    /**
         * 创建一个栈,用于存储链表的节点
         * 创建一个指针,初始时指向链表的头节点
         * 当指针指向的元素非空时,重复下列操作:
         * 将指针指向的节点压入栈内
         * 将指针移到当前节点的下一个节点
         * 获得栈的大小 size,创建一个数组 arr,其大小为 size
         * 创建下标并初始化 index = 0
         * 重复 size 次下列操作:
         * 从栈内弹出一个节点,将该节点的值存到 arr[index]
         * 将 index 的值加 1
         * 返回 arr
         *
         * @param head
         * @return
         */
        public int[] reversePrint(ListNode head) {
            Stack<ListNode> stack = new Stack<>();
            ListNode temp = head;
            while (temp != null){
                stack.push(temp);
                temp = temp.next;
            }
            int size = stack.size();
            int[] arr = new int[size];
            for (int i = 0;i < size;i++){
                arr[i] = stack.pop().val;
            }
            return arr;
        }
    
        /**
         * 思路二:(速度更快)
         * 对上面进行优化:
         * 不使用栈的结构进行存储,而是倒着遍历
         * 于是需要先遍历第一遍,获得长度,才能构建数组
         * @param head
         * @return
         */
        public int[] reversePrint2(ListNode head) {
            ListNode temp = head;
            int size = 0;
            while (head != null){
                size++;
                head = head.next;
            }
            int[] arr = new int[size];
            while (temp != null){
                arr[--size] = temp.val;
                temp = temp.next;
            }
            return arr;
        }
    
5.剑指 Offer 07. 重建二叉树
  1. 题目描述:

    输入某二叉树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的结果,请重建该二叉树。假设输入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的结果中都不含重复的数字。

    例如,给出:

    前序遍历 preorder = [3,9,20,15,7]
    中序遍历 inorder = [9,3,15,20,7]
    

    返回如下的二叉树:

        3
       / \
      9  20
        /  \
       15   7
    
  2. 思路:

    前序遍历的顺序是:[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

    中序遍历的顺序是:[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数]

    前序遍历可以得出根节点,然后在中序在找到根节点的位置,左边为左子树,右边为右子树(利用 map 结构存储中序的元素和下标的映射结构,方便查找)

    在数组查找的过程中,不断构建节点接上,形成树的结构,这个时候需要用到递归。

    • 递推参数:根节点在前序遍历的索引 root、子树在中序遍历的左边界 left、子树在中序遍历的右边界 right
    • 终止条件:当 left > right,代表已经越过叶节点,返回 null
    • 递推工作:
      • 创建根节点 node:preorder[root]
      • 划分左右子树:查找根节点在中序遍历 inorder 中的索引 i,使用哈希表存储值与索引的映射
      • 创建左右子树:开启左右子树递归
  3. 代码实现:

    /**
         * 二叉树的前序遍历顺序是:根节点、左子树、右子树,每个子树的遍历顺序同样满足前序遍历顺序。
         *
         * 二叉树的中序遍历顺序是:左子树、根节点、右子树,每个子树的遍历顺序同样满足中序遍历顺序。
         *
         * 前序遍历的第一个节点是根节点,只要找到根节点在中序遍历中的位置,
         * 在根节点之前被访问的节点都位于左子树,在根节点之后被访问的节点都位于右子树,
         * 由此可知左子树和右子树分别有多少个节点。
         *
         * 由于树中的节点数量与遍历方式无关,通过中序遍历得知左子树和右子树的节点数量之后,
         * 可以根据节点数量得到前序遍历中的左子树和右子树的分界,
         * 因此可以进一步得到左子树和右子树各自的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
         * 可以通过递归的方式,重建左子树和右子树,然后重建整个二叉树。
         *
         * 使用一个 Map 存储中序遍历的每个元素及其对应的下标,目的是为了快速获得一个元素在中序遍历中的位置。
         * 调用递归方法,对于前序遍历和中序遍历,下标范围都是从 0 到 n-1,其中 n 是二叉树节点个数。
         *
         * 递归方法的基准情形有两个:判断前序遍历的下标范围的开始和结束,
         * 若开始大于结束,则当前的二叉树中没有节点,返回空值 null。
         * 若开始等于结束,则当前的二叉树中恰好有一个节点,根据节点值创建该节点作为根节点并返回。
         * 若开始小于结束,则当前的二叉树中有多个节点。
         *
         * 在中序遍历中得到根节点的位置,从而得到左子树和右子树各自的下标范围和节点数量,
         * 知道节点数量后,在前序遍历中即可得到左子树和右子树各自的下标范围,
         * 然后递归重建左子树和右子树,并将左右子树的根节点分别作为当前根节点的左右子节点。
         *
         * @param preorder
         * @param inorder
         * @return
         */
        public TreeNode buildTree(int[] preorder, int[] inorder) {
            if (preorder == null || preorder.length == 0){
                return null;
            }
            Map<Integer,Integer> map = new HashMap<>();
            int length = preorder.length;
            for (int i = 0;i < length;i++){
                map.put(inorder[i],i);
            }
            TreeNode root = buildTree(preorder,0,length - 1,inorder,0,length - 1,map);
            return root;
        }
    
        private TreeNode buildTree(int[] preorder,int preStart,int preEnd,int[] inorder,int inStart,int inEnd,Map<Integer,Integer> map){
            if (preStart > preEnd){
                return null;
            }
            int rootVal = preorder[preStart];
            TreeNode root = new TreeNode(rootVal);
            if (preStart != preEnd) {
                int rootIndex = map.get(rootVal);
                //左右子树节点的数量
                int leftNodes = rootIndex - inStart, rightNodes = inEnd - rootIndex;
                TreeNode leftSubtree = buildTree(preorder, preStart + 1, preStart + leftNodes, inorder, inStart, rootIndex - 1, map);
                TreeNode rightSubtree = buildTree(preorder, preEnd - rightNodes + 1, preEnd, inorder, rootIndex + 1, inEnd, map);
                root.left = leftSubtree;
                root.right = rightSubtree;
            }
            return root;
        }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