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恶意软件检测与分析技术综述
1. 引言
智能手机凭借其强大的功能吸引了众多用户,除了基本的通话服务外,还提供了网上银行、网络营销、在线学习等功能。这些移动终端具备强大的处理能力和充足的存储空间,存储着各种敏感和关键数据,如联系人、图片、密码、Cookie、信用卡信息、位置信息等。据统计,2020 年全球智能手机用户数量达到 40.1 亿,预计到 2022 年将达到 47 亿。
然而,智能手机的普及也吸引了黑客的关注,他们可能会窃取手机中存储的数据,甚至破解解锁代码,从而危及设备安全或操纵流行服务。目前,安卓操作系统(OS)是智能手机中最常用的操作系统,占比 82.8%。一方面,安卓 OS 是开源软件系统,为用户提供了广泛的访问权限;另一方面,它也更容易受到网络攻击。恶意应用或恶意软件在全球范围内的发展速度之快,前所未见。
通常,安卓应用和游戏可以从谷歌开发的 Play 商店下载和安装,该商店由 Play Protect 进行验证。然而,用户也可以从其他未经认证和验证的商店安装应用和游戏,这些应用可能包含恶意代码,会感染安卓手机并将关键数据泄露给黑客。即使谷歌不断努力监控和移除受感染的应用,受保护的 Play 商店也并非完全安全。此外,多个制造商的设备中存在多种安卓操作系统变体,所有这些变体都需要开发者及时进行补丁和更新。由于存在不同的 ARM 处理器、有限的 RAM 和电池电量限制等因素,恶意代码的检测变得更加复杂。
趋势科技在 2020 年第一季度宣布,从 2015 年到 2019 年,移动网络间谍活动增加了 1400%,分布在多个固件和操作系统中。为了保护安卓手机,已经开发了多种反恶意软件技术、框架和解决方案。这些分析框架主要分为静态特征分析和动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