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步:用递归的方式将所有节点添加 static 属性,标识是不是静态节点
第二步:标记所有静态根节点
源码中是这样实现的:
function optimize(root, options) {
if (!root) return
// first pass: mark all non-static nodes.
markStatic(root);
// second pass: mark static roots.
markStaticRoots(root);
}
现在先看看第一步:
如何将所有节点标记 static 属性?
vue 判断一个节点是不是静态节点的做法其实并不难:
-
先根据自身是不是静态节点做一个标记 node.static = isStatic(node)
-
然后在循环 children,如果 children 中出现了哪怕一个节点不是静态节点,在将当前节点的标记修改成 false: node.static = false。
如代码所示:
function markStatic (node) {
node.static = isStatic(node);
if (node.type === 1) {
for (var i = 0, l = node.children.length; i < l; i++) {
var child = node.children[i];
markStatic(child);
}
}
}
如何判断一个节点是不是静态节点?
也就是说 isStatic 这个函数是如何判断静态节点的?
function isStatic (node: ASTNode): boolean {
if (node.type === 2) { // expression
return false
}
if (node.type === 3) { // text
return true
}
return !!(node.pre || (
!node.hasBindings && // no dynamic bindings
!node.if && !node.for && // not v-if or v-for or v-else
!isBuiltInTag(node.tag) && // not a built-in
isPlatformReservedTag(node.tag) && // not a component
!isDirectChildOfTemplateFor(node) &&
Object.keys(node).every(isStaticKey)
))
}
先解释一下,在上文讲的解析器中将 模板字符串 解析成 AST 的时候,会根据不同的文本类型设置一个 type:
所以上面 isStatic 中的逻辑很明显,如果 type === 2 那肯定不是 静态节点 返回 false,如果 type === 3 那就是静态节点,返回 true。
那如果 type === 1,就有点复杂了,元素节点判断是不是静态节点的条件很多,咱们先一个个看。
首先如果 node.pre 为 true 直接认为当前节点是静态节点,(v-pre是vue的一个指令)
其次 node.hasBindings 不能为 true。
node.hasBindings 属性是在解析器转换 AST 时设置的,如果当前节点的 attrs 中,有 v-、@、:开头的 attr,就会把 node.hasBindings 设置为 true。
const dirRE = /v-|@|^:/
if (dirRE.test(attr)) {
// mark element as dynamic
el.hasBindings = true
}
并且元素节点不能有 if 和 for属性。
node.if 和 node.for 也是在解析器转换 AST 时设置的。
在解析的时候发现节点使用了 v-if,就会在解析的时候给当前节点设置一个 if 属性。
就是说元素节点不能使用 v-if v-for v-else 等指令。
并且元素节点不能是 slot 和 component。
并且元素节点不能是组件。
例如:
不能是上面这样的自定义组件
并且元素节点的父级节点不能是带 v-for 的 template
并且元素节点上不能出现额外的属性。
额外的属性指的是不能出现 type tag attrsList attrsMap plain parent children attrs staticClass staticStyle
这几个属性之外的其他属性,如果出现其他属性则认为当前节点不是静态节点。
只有符合上面所有条件的节点才会被认为是静态节点。
不过有个问题:递归是从上到下一次标记的,如果父节点被标记为静态节点,而递归到后面的过程中子节点被标记为动态节点,那么就会 有矛盾,因此需要在子节点打上标记后,重新给父节点打标记,如代码所示
function markStatic (node) {
node.static = isStatic(node);
if (node.type === 1) {
for (var i = 0, l = node.children.length; i < l; i++) {
var child = node.children[i];
markStatic(child);
if (!child.static) {
node.static = false;
}
}
}
}
好了,现在来谈谈优化器的第二步:
如何标记静态根节点?
标记静态根节点其实也是递归的过程。
思路跟第一步类似,有一点不同的就是 标记静态根节点 时当判断此节点是静态根节点就不会往下走了,直接return;
vue 中的实现大概是这样的:
function markStaticRoots (node: ASTNode, isInFor: boolean) {
if (node.type === 1) {
// For a node to qualify as a static root, it should have children that
// are not just static text. Otherwise the cost of hoisting out will
// outweigh the benefits and it’s better off to just always render it fresh.
if (node.static && node.children.length && !(
node.children.length === 1 &&
node.children[0].type === 3
自我介绍一下,小编13年上海交大毕业,曾经在小公司待过,也去过华为、OPPO等大厂,18年进入阿里一直到现在。
深知大多数前端工程师,想要提升技能,往往是自己摸索成长或者是报班学习,但对于培训机构动则几千的学费,着实压力不小。自己不成体系的自学效果低效又漫长,而且极易碰到天花板技术停滞不前!
因此收集整理了一份《2024年Web前端开发全套学习资料》,初衷也很简单,就是希望能够帮助到想自学提升又不知道该从何学起的朋友,同时减轻大家的负担。
既有适合小白学习的零基础资料,也有适合3年以上经验的小伙伴深入学习提升的进阶课程,基本涵盖了95%以上前端开发知识点,真正体系化!
由于文件比较大,这里只是将部分目录大纲截图出来,每个节点里面都包含大厂面经、学习笔记、源码讲义、实战项目、讲解视频,并且后续会持续更新
如果你觉得这些内容对你有帮助,可以添加V获取:vip1024c (备注前端)
前端框架
前端框架太多了,真的学不动了,别慌,其实对于前端的三大马车,Angular、React、Vue 只要把其中一种框架学明白,底层原理实现,其他两个学起来不会很吃力,这也取决于你以后就职的公司要求你会哪一个框架了,当然,会的越多越好,但是往往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自学的学生,或者即将面试找工作的人,当然要选择一门框架深挖原理。
以 Vue 为例,我整理了如下的面试题。
前端)**
[外链图片转存中…(img-r3irRenD-1712086495343)]
前端框架
前端框架太多了,真的学不动了,别慌,其实对于前端的三大马车,Angular、React、Vue 只要把其中一种框架学明白,底层原理实现,其他两个学起来不会很吃力,这也取决于你以后就职的公司要求你会哪一个框架了,当然,会的越多越好,但是往往每个人的时间是有限的,对于自学的学生,或者即将面试找工作的人,当然要选择一门框架深挖原理。
以 Vue 为例,我整理了如下的面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