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士这个角色在论语里面就有了,可见历史的久远。并且文人历来也有归隐的动机和传统,说向往也好,说被逼也好,期望过一种田园诗的生活。问题在于,即便你身处竹林,你是否有能打铁取乐。
在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事情,你想要恬淡而自然,但是你却没有做到这些的基础,或者说你没有为做到这些做好付出什么的准备。
而其实你换个角度想一下这个事情,你为什么要隐呢?随心而行,随意而止,又何须竹林与山野。即便你隐了,也需要吃喝拉萨,还是要做生产生计。所以隐与不隐并不是看你是不是脱离了生活和社会。所以大家说的隐,归结起来还是就是个断绝了自己在人世间的追求。不过这样其实也是一种追求,而且是在我看来不那么好的追求。
在我看来,人还是要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又在什么地方,最终要到哪里去。这样才能明白自己,也才能明白外界。你都明白了,也就通了。其实无非就是明白时间和空间,以及多和少这些基本的要素。这样人也就不会强求了。
但是并非你以这个目标为导向,就可以得到了的。比如总是有人想着,用一种方法,一种态度,或者叫一个道去做事情。典型的就是用一种角度,一个模型,去解释这个世界。比如中国人的什么修身齐家这个说法,就是典型的妄图以一通万。落实到软件开发方法这块,就总是有人问有没有一种方法既可以使用在小项目上,也可以使用在大项目上,而且都是那么有效且安全。
当然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些个认识是一直一致的,比如时间总是在前进,世界总是在变化,多和少就是不同,时间长和短也是那么不同。
在生活中很多这样的事情,你想要恬淡而自然,但是你却没有做到这些的基础,或者说你没有为做到这些做好付出什么的准备。
而其实你换个角度想一下这个事情,你为什么要隐呢?随心而行,随意而止,又何须竹林与山野。即便你隐了,也需要吃喝拉萨,还是要做生产生计。所以隐与不隐并不是看你是不是脱离了生活和社会。所以大家说的隐,归结起来还是就是个断绝了自己在人世间的追求。不过这样其实也是一种追求,而且是在我看来不那么好的追求。
在我看来,人还是要知道自己是谁,从哪里来,又在什么地方,最终要到哪里去。这样才能明白自己,也才能明白外界。你都明白了,也就通了。其实无非就是明白时间和空间,以及多和少这些基本的要素。这样人也就不会强求了。
但是并非你以这个目标为导向,就可以得到了的。比如总是有人想着,用一种方法,一种态度,或者叫一个道去做事情。典型的就是用一种角度,一个模型,去解释这个世界。比如中国人的什么修身齐家这个说法,就是典型的妄图以一通万。落实到软件开发方法这块,就总是有人问有没有一种方法既可以使用在小项目上,也可以使用在大项目上,而且都是那么有效且安全。
当然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些个认识是一直一致的,比如时间总是在前进,世界总是在变化,多和少就是不同,时间长和短也是那么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