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考上午考试内容
4. 法律法规与标准化知识
-
知识产权
- 即“智慧财产权”,可简单分为:工业产权 和 著作权;
- 设计的法律法规包含:
- 著作权法;
- 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
- 商标法;
- 专利法;
其中,对保护期限、知识产权人确定和侵权判断考得比较多;
-
- 公民作品:使用权和报获得报酬权是作者终身及死后50年;
- 单位作品:使用权和报获得报酬权是首次发表后50年;
- 公民软件产品:获益和传播权利是作者终身及死后50年;
- 单位软件产品:获益和传播权利是首次发表后50年;
- 注册商标:有效期10年,期满后6个月内必须续注,注册人死亡或者倒闭1年后未转移即可注销;
- 发明专利权:自申请日后20年;
- 实用新型和外观设计专利:自申请日后10年;
商业秘密:不确定保护期限,不过一旦公开公众即可使用;
- 对于单位知识产权人的认定:
- 作品
- 利用单位条件创作的,并由单位承担责任:除署名权外一切归单位;
- 有合同约定,著作权归单位的:除署名权外一切归单位;
- 其他情况:作者享有著作权,单位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 软件
- 本职工作内明确规定开发的:单位享有著作权;
- 从事本职工作活动产生的结果:单位享有著作权;
- 利用单位条件开发,并由单位承担责任的:单位享有著作权;
- 其他情况:作者享有著作权,单位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 专利权
- 本职工作内作出的发明创造:单位享有专利权;
- 履行本单位交付的本职工作以外的任务而作出的发明创造:单位享有著作权;
- 离职、退休、工作调动后1年内,理论上与原单位工作有关的:单位享有著作权;
- 其他情况:作者享有著作权,单位有权在业务范围内优先使用;
- 作品软件
- 委托创作
- 有合同约定,著作权归委托方的:著作权归委托方;
- 合同中未约定著作权归属的:著作权归创作方;
- 合作开发
- 只进行组织、提供咨询意见、物质条件或者其他辅助工作的:著作权归创作方;
- 共同创作的:著作权共同享有,按照人头比例分配,成果可分割的,可分开申请;
- 委托创作
- 商标
- 原则上谁先申请谁拥有;
- 同时申请的,需要提供证据,根据谁先使用决定谁拥有该权利;
- 无法提供证据的,协商归属,甚至协商无效时可以使用抽签的方式,但必须要把权利的归属确定下来;
- 专利
- 基本和上边一致,且不允许同时驳回双方的专利申请;
- 作品
-
侵权判定
- 《著作权法》规定: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 中国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作品,不论是否发表,都享有著作权。
- 但是比较奇葩的是,开发软件所用的思想、处理过程、操作方法或者数字概念不受保护;
- 著作权法不适用的情形:
- 法律、法规;
- 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司法、行政性质的文件以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 时事新闻;
- 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 ……
- 尤其注意,不管什么情况,修改和保证作品原状的权利都在创作者手中,所以未经他人允许,歪曲和篡改他人作品的,都属于侵权;
-
标准化
- 国际标准
- ISO(
国际标准化组织
)、IEC(国际电气委员会
);
- ISO(
- 国家标准
GB
:中国标准;ANSI
:美国标准;JIS
:日本标准;
- 区域标准
CEN
:欧洲标准(欧盟
);
- 行业标准
GJB
:中国军用标准;IEEE
:美国IEEE标准;MIT-S
:美国军用标准;
- 地区标准;
- 企业标准;
- 项目标准;
- 国际标准
-
标准的编号
- 国外、国际标准代号:标准代号 + 专业类号 + 顺序号 + 年代号;
- 国内:
- 强制性标准代号为GB;
- 推荐行标准代号为GB/T;
- 指导性标准代号为GB/Z;
- 实物标准代号为GSB;
- 行业标准代号:汉字拼音大写字母构成;
- 地区标准代号:DB加上省级行政区划代码的前两位
- 企业标准代号:Q加企业代号;
5. 程序设计
-
编译 & 解释;
- 编译步骤:
- 词法分析:检查关键字、标识符是否出错;
- 语法分析:对源程序的结构进行分析(
表达式、语句、程序
); - 语义分析:进行类型分析和检查,保证生成正确的目标代码;
- 中间代码生成;
- 代码优化:在转化成目标代码前的变更,目的是使目标代码更为高效;
- 目标代码的生成(中间代码 → \rightarrow →绝对指令代码/可重定向指令代码/汇编指令代码);
- 文法
- 一个形式文法是一个有序的四元组 G = ( V , T , S , P ) G = (V,T,S,P) G=(V,T,S,P) ,其中:
- V V V 是一个非终结符集合,其中 V ≠ ∅ V \neq \emptyset V=∅,可理解为占位符;
- T T T 是一个终结符集合,其中 T ≠ ∅ T \neq \emptyset T=∅,是语言的组成部分,是最终结果;
- S S S 是一个起始符,且 S ∈ V S \in V S∈V,是语言的开始符号;
- P P P 是一个产生式集合,其中 P ≠ ∅ P \neq \emptyset P=∅,且 P P P 的每个产生式都是 V ∪ T ∪ S → V ∪ T ∪ S V \cup T \cup S \rightarrow V \cup T \cup S V∪T∪S→V∪T∪S 的形式,即用终结符替代非终结符的规则;
- 文法的分级: 短语文法( 0 型) → 上下文有关文法( 1 型) → 上下文无关文法( 2 型) → 正规文法( 3 型) 短语文法(0型)\rightarrow上下文有关文法(1型)\rightarrow上下文无关文法(2型)\rightarrow正规文法(3型) 短语文法(0型)→上下文有关文法(1型)→上下文无关文法(2型)→正规文法(3型)
- 【重点】:文法-语法推导树
- 对于 G = ( V , T , S , P ) G = (V,T,S,P) G=(V,T,S,P)来说,一颗语法树应具有以下特征:
- 每个节点都有一个标记,标记属于V;
- 根节点的标识是S;
- 若一个节点至少有一个子孙节点,并且自身标记为A,则A肯定属于V;
- 构造方法:
观察可供选择的选项,先确定第一个终止符,接着确定第二个,从左到右以此类推,最后转换出要求的终止符串;
- 对于 G = ( V , T , S , P ) G = (V,T,S,P) G=(V,T,S,P)来说,一颗语法树应具有以下特征:
- 【重点】:有限自动机
- 在状态转换图中:
- 双圆代表终点;
- D F A = ( { S , A , B , C , f } , { 1 , 0 } , δ , S , { f } ) DFA = (\{S,A,B,C,f\},\{1,0\},\delta,S,\{f\})
- 一个形式文法是一个有序的四元组 G = ( V , T , S , P ) G = (V,T,S,P) G=(V,T,S,P) ,其中:
- 编译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