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C++/MFC
文章平均质量分 53
owl2008
这个作者很懒,什么都没留下…
展开
-
一次代码重构记录
经过一个学期的学习。陆续实现了各种结构。近日查看这些实现代码发现由于当时水平有限,代码中不安全处很多、于是决定重构代码, 第一步。尽量使用const修饰符,以防数据被意外修改。 1。const 函数形参。?? 形如将 void fun (?char* )改为 void fun ( const chat* )?? 使得函数能接受无左值实参。如函数实参,表达实参等等2。const 返回值,???? 形原创 2004-07-11 14:48:00 · 1373 阅读 · 0 评论 -
string和各内置类型的互换方法(stringstream的一种用法)
/*和c的转换函数比起来用法更为隐蔽,对初学者来说不够直观。*/#include "iostream"#include "sstream"#include "string"#include "cstdlib"using namespace std;int main(void){/*以下是内置类型向string转换的解决方案*/ int ival; char cval; ostringstre原创 2004-08-19 20:40:00 · 1621 阅读 · 1 评论 -
关于c++名字解析规则的一次小研究,
在c++中名字解析过程恐怕是最麻烦的东西之一了。花了很多时间,也不敢说自己弄明白了,但也得把自己自以为理解的东西写出来,以便好好整理下思路,如果不对之处请大家多多指正。 毫无疑问名字解析的大半工作由编译器完成,但是知道一些,有助于我们对一些语言机制的应用。比如重载、派生机制等等,因此花点时间还是必要的,下面我试图通过一段小代码来按顺序把这个过程走一遍,代码如下:#include “io原创 2004-07-23 22:23:00 · 2397 阅读 · 2 评论 -
《c++ primer》读书笔记10
笔记范围:2.7节 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学习编程的第一步就是模仿,说的直接点就是从教材上抄几段代码(比如那个知名的hello world)到机器上,然后慢慢的习惯,不错,这是一个学习语言的好方法。但是这里有个问题,人们对于已经成为习惯的东西往往不会给以思考,导致很长时间以后对于自己几乎每天都在写的句子却不知道它的具体涵义,举个例子:只要你用的是c++,那么相信你每次都少不了写这样的句子:“原创 2004-07-15 14:22:00 · 1585 阅读 · 1 评论 -
《c++ primer》读书笔记9
笔记范围:2.6节 每个程序员都知道,在程序运行过程中,一些情况是不可预料的,无论程序的设计看起来是多么完善,在某个特定的环境里同样会出错,但是这样的错误往往会有些共同之处,比如new的时候也许会空间不足。显然这样的错误。不能完全说是程序设计的问题,但是如果你的程序能对这些情况做出反应,那么这样的程序实用性就会更强。异常机制正是为此而生。 注意,这里用了“机制”这个词,也就意味者规则,正如本节原创 2004-07-15 14:19:00 · 1471 阅读 · 2 评论 -
《c++ primer》读书笔记7
笔记范围:2.4节 在上一节中作者带着我们初步建立一个class。正如作者自己所说:它能满足一些用户的需要,但是我们都知道我们的世界是多元的。当然需求也就会分不同的层次,但是生产的各类资源都极其有限,因此对工作效率的追求就成了我们这个时代技术发展的主要目标。 对于编程工作来说。效率主要来自代码的重用性。因为计算机硬件技术的发展成果,可以让程序员合理的忽视一些代码执行效率的考虑(并非完全忽视)。原创 2004-07-15 14:15:00 · 1535 阅读 · 1 评论 -
《c++ primer》读书笔记6
笔记范围:2.3节 早在2.1里作者就留给我们一个问题:要成为c++的一等公民需要那些条件(练习2.2)?个人认为这个问题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我们对类的设计思想和努力的方向,显然我们的方向该是:尽可能的让我们设计的类成为语言的一等公民,换句话说,在类的设计中,对于运算符的支持要比一般的成员函数更重要,这样做的另一个考虑是为我们以后学习STL提供思维的延续,可见。如果我们只把c++当成oo的语言,原创 2004-07-15 14:12:00 · 1491 阅读 · 2 评论 -
《c++ primer》读书笔记5
笔记范围:2.1节到2.2节 很多人都会觉得第二章很难,作者在第一篇的引言中也提到:如果读者觉得第二章的内容难以理解,就跳过他。而个人认为这样做不是最好的选择,事实上,第一篇的目的在于对这语言有个很好的整体的理解,思维上的习惯,方法论的形成才是本章的重点,前面这些废话,是对我们将要面对的难度以及我们要采取的态度作一个简单的说明和建议,我们在第一章中学的那些东西,都是比较现成的、可以直接原创 2004-07-15 14:09:00 · 2140 阅读 · 4 评论 -
《c++ primer》读书笔记4
笔记范围:1.5节 本节的内容不是很难,学过一点编程的人都会很容易接受,但是,我一直以来就有一种感觉。自己用的最多但又用的最糊涂的也就是i/o系统,很明显i/o实现了对计算机设备的直接操作。在c++里我们知道它是通过ios类的对象来完成的。从感觉上讲,远远不如c来的直接,明白。当然这样做的好处是大大简单了我们的操作,但是不幸的是这会给我们的理解造成一定的困难,下面我将提出自己疑问。 第一,原创 2004-07-15 14:06:00 · 1989 阅读 · 11 评论 -
《c++ primer》读书笔记3
笔记范围:1.3节到1.4节 说来惭愧,在学c的时候对于1.3节中所讲的内容就没有好好读过,以至于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过得糊里糊涂的,当然,主要的责任在我自己。但是,背了这么大的罪,有点不甘心。恩,得找点理由。我的理由是:正如大部分朋友那样,学c是从谭浩强那本书开始的,单文件的习惯简直是深入人心。在大谈特谈之后。他老人家大概觉得不好意思,书的最后才拿出来亮下,而我这个笨蛋自以为读了那么多,已原创 2004-07-15 14:04:00 · 2054 阅读 · 3 评论 -
《c++ primer》读书笔记2
笔记的范围:1.2节 在1.1节中,作者提出一个问题并用分而治之和独步求精的思想给出了解决方案,我在这里再重复一遍。在学习一个新东西之前。该从它的思想入手,我的建议是:在读完第二篇之前最好不要动手上机,这样做的好处是你可以避免很多莫名其妙的笨问题。关于这点,我会在以后的笔记中试图证明。在本节中,作者又提出了一种重要的东西。渐进式设计方法,我第一次看到这种方式是在那本伟大的《The C Prog原创 2004-07-15 13:58:00 · 3294 阅读 · 5 评论 -
《c++ primer》读书笔记 说明
笔记说明: 实话说,我真的不知道面对这样一本名满天下的书,该如何去读、以怎样的态度去读、带着怎样的问题去读。按照作者的意见,我尽量以一个对C++一无所知的初学者的身份来理解这本书(事实上,我本来就是初学者),希望得到较好的效果,为了写下点滴体会,为了避免每次写的太杂而造成主题不明,我想把笔记篇幅以书中的小节为单位来写,当然由于我有限的编程学习时间和经验,难免肤浅,大家多多指点。这也是我写这个笔原创 2004-07-15 13:50:00 · 1810 阅读 · 0 评论 -
《c++ primer》读书笔记11
笔记范围:2.8节 从本章开始,我们就一直沿着一条主线前进,跟着作者设计了一个比较完整的array类,从设计的角度来说,(当然除了库的实现者外)我们没有必要花那么多时间在实现数据结构上,只要调用各种库,我们就可以把自己精力放在更重要的设计上了,在今天,对于库的使用,几乎成了程序设计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作为初学者,首先要学的当然是已经和语言合为一体的标准库了,而在所有的数据结构中,用的最多的无疑原创 2004-07-16 16:53:00 · 2394 阅读 · 1 评论 -
《c++ primer》读书笔记12
距离本笔记的上一篇已经过了很长时间了,很多人问我为什么不写了,其实理由很简单,我写不出什么东西,正如上篇笔记所说的在这之前的东西只是为了向朋友们推荐一本好书以及帮助初学者熟悉作者的思考习惯,这个很容易,但也很肤浅,这样的东西是不合适写的太多的(地球人都知道的东西,还是看书为好)。这就意味着必须选择话题来写(当然也大大增加了笔者犯错的机会)。上面这些话算是对一直支持我的朋友们做个解释,也希望再得到你原创 2004-09-23 18:34:00 · 1616 阅读 · 2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