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SI模型与TCP/IP模型概述及主观评估排序方法
1. OSI模型与TCP/IP模型简介
在网络领域,有两个重要的模型:OSI模型和TCP/IP模型。
1.1 OSI模型
OSI(开放系统互连)模型由ISO(国际标准化组织)开发。ISO是全球最大的标准制定机构,其总部位于瑞士日内瓦,负责协调工作,还有来自146个国家的成员参与。每个国家仅允许一个成员机构参与ISO标准的制定和投票,这些成员通常来自政府部门或与行业有紧密联系。ISO的目标是为社会的更大利益制定标准,这些标准需得到广泛用户、消费者、供应商和服务提供商的共识。
OSI模型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旨在促进不同厂商和平台的设备连接与互操作性。它基于七层架构,但在实际中仅部分实现。该模型为网络互操作性标准的确立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由于其极其复杂,难以完全实现。
OSI模型的每一层都有不同的功能,且各层设计为尽可能独立运行,这样便于多厂商实现和管理复杂性。通过分层网络功能,某一层的服务变化对其他层是透明的。其中,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由硬件实现,其他层由软件实现。数据从应用层开始,依次向下通过各层到达物理层,这个过程中会进行封装,即根据各层协议规则添加头部数据。数据通过物理介质传输后,再从物理层向上传输,进行解封装,接收方各层会移除对应源层添加的头部数据。
OSI层 | 功能 |
---|---|
物理层 | 物理接口(如FDDI、令牌环、以太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