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来算一笔数:理解高效记忆1万个单词的战略级框架

我们假设自己的词汇量记忆目标为:10000个(简作:1W)。

假设我们将单词写在扑克牌上,一张扑克上就写一个单词(一面写上英文单词和音标,一面写上中文含义)。

1副扑克牌54张,2副就是108张,这个108,正好是《水浒传》中的108单将的数字,如果我们将2副当成一组,一组约100个单词,那么,1W个单词,就相当于需要100组扑克牌(实际为92组左右)。

假设一张扑克为0.32毫米,3张计作1毫米,那么1米为1000毫米,也就是说3000张扑克叠起来就是1米高,1万张就是3.3米高左右,大概正好相当于一间房子的高度。

我们假设一组108个单词,需要一定的时间才能记住它,而且它的时间是固定的(其实就是平均值),那么,我们记1W个单词,其实就需要大约100个这样的周期。

我们假设记住一组单词(108个),需要1个月时间,那么,100组,就需要100个月,100 / 12 = 8.2,也就是说我们记住这1W个单词,需要 8 年多(实际92/12=7.6年经,即7年半,其实也是8年)。

而108个单词,如果是1个月记住的话,108 / 30 = 3.6,记忆的任务就是每天记3.6个单词,我们将它四舍五入记作4个。

所以,结论,你记住3个数字:

【1】每天记住3-4个(3.6个)
【2】每月108个
【3】8年(1W个)

现在,我们就来推敲这些数字,如果你每天多记1倍,也就是8个,那么,你需要4年时间,必须雷打不动每天记住8个,是记住的目标,而不是学习的目标。

如果你每天记住16个,那么你需要2年时间。依此类推:

【1】8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4个
【2】4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8个
【3】2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16个
【4】1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32个
【5】半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64个

现在,我们需要理解的是,我们每天尝试去记的单词,和能记住的单词,其实是不一致的,假设我们的遗忘率是50%,那么,上边的任务清单,就会变成这样:

【1】8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4个,需要学习和记忆的任务8个
【2】4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8个,需要学习和记忆的任务16个
【3】2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16个,需要学习和记忆的任务32个
【4】1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32个,需要学习和记忆的任务64个
【5】半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64个,需要学习和记忆的任务128个

如果你的记3个忘2个,遗忘率是2/3,或者说能记住的比率为30%左右,那么,你的任务清单就会变成这样:

【1】8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4个,需要学习和记忆的任务12个
【2】4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8个,需要学习和记忆的任务24个
【3】2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16个,需要学习和记忆的任务48个
【4】1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32个,需要学习和记忆的任务96个
【5】半年,每天要记住的任务64个,需要学习和记忆的任务192个

也就是说,如果你6个月准备完全记住1W个单词,而你的记忆率为30%的话,你每天必须尝试去接触、学习、记忆约200个单词(192个)。如果我们说一个单词按某种说法需要12遍才能住得住的话,这12遍是平摊到4天话,那么你一天至少需要记一次,复习2次,假设为早中晚各一次,而且,如果我们把这种学习、复习的概念当成人和人打交道或接触的概念,我们假设定义为【触次】这样一个术语的话,那么,相当于你一天的触次为相当于是 192 * 3 = 576次。那么,上面的清单,就会变成这样:

【1】8年,每天:记住任务4个,学习记忆任务12个,触次任务36次
【2】4年,每天:记住任务8个,学习记忆任务24个,触次任务72次
【3】2年,每天:记住任务16个,学习记忆任务48个,触次任务144次
【4】1年,每天:记住任务32个,学习记忆任务96个,触次任务288次
【5】半年,每天:记住任务64个,学习记忆任务192个,触次任务576次

你能理解上面的清单吗?其实主要有3个:

第一,目标一定要明确
第二,一定要做规划,要清楚什么样的任务记忆方案会更适合自己,每天记多少个合适,一定或尽量要清楚,对全程有预估
第三,恒心很重要,必须雷打不动,说到做到
第四,优化是王道,记忆方法或方式的优化,非常非常重要,因为它意味着效率,效率低1倍,需要的时间就会翻一倍,比如你本来方案是2年记完1W,但实际执行效率却只有一半,那2年就会变成4年,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如果本来是计划4年的,就变会成8年,你是不是自杀的心都快要有了?4年变8年,中间还会有什么其他的变故,你自己都不清楚了。

所以,坚持虽然重要,但其实,适当压缩目标过程,也非常重要,虽然单位时间内承受的压力可能也意味着会同等上升。所以,这个时候,方法就变得格外重要了,因为更好的方法,更多的优化,意味着你的记忆效率可能会大副度上升,而心理压力会大速度下降,反过来,如果目标完成的好,反而会产生成功感、快感、幸福感,让事情变得更可预见,让原本痛苦的过程,反而变成了一个快乐的、享受的过程,把看起来痛苦的事情,变成了一件幸福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

所以,通过上面的分析,无论是记忆1W也好,5千也罢,关键还是这4点:【1】目标 【2】规划 【3】恒心 /毅力 【4】优化&方法

现在,我们试举一例,不防假设我们记忆的效率通过方法的优化得到了提升,现在的记忆效率,是记3个只忘忆1个,记忆率为60%,那么,上面的清单,就会改观很多:

目标 约= 基 * 1.5

【1】8年,每天:记住任务4个,学习记忆任务12个,触次任务36次
优【1】8年,每天:记住任务4个,学习记忆任务6个,触次任务18次
【2】4年,每天:记住任务8个,学习记忆任务24个,触次任务72次
优【2】4年,每天:记住任务8个,学习记忆任务12个,触次任务36次
【3】2年,每天:记住任务16个,学习记忆任务48个,触次任务144次
优【3】2年,每天:记住任务16个,学习记忆任务24个,触次任务72次
【4】1年,每天:记住任务32个,学习记忆任务96个,触次任务288次
优【4】1年,每天:记住任务32个,学习记忆任务48个,触次任务144次
【5】半年,每天:记住任务64个,学习记忆任务192个,触次任务576次
优【5】半年,每天:记住任务64个,学习记忆任务96个,触次任务288次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数字的变化,其本质就是记忆效率从30%提升到了60%,也就是效率翻倍,如果你认真体察一下每天负荷和感受,就会知道【痛苦】和【幸福】究竟是怎么来的,也就是【方法不对,压力翻倍】就会造成【痛苦】,然后再把时间线拉长,信心减半,然后半途而废。(比如你每天的【触次】任务从576次,变成288次,你是不是会觉着爽歪歪,反过来,如果从288次,变成每天576次,你是不是马上要感到崩溃了,想想后背都发凉呀)

所以:
【1】花费一定的金钱,找对老师;
【2】花费一定的钱,买到更为合适的学习资料;
【3】或者花费一定的精力和心思,在网上找到更好的学习方法和资料,并去努力运用好。
在这三个方面,做出一定的决策和努力,是其中的秘诀。

至于你要不要花钱,花多少钱,这是非常个人的事情,因为每个人或其背后的家庭的财力是不一样的,决心也是不一样的,缘份也是不一样的。

但无论如何,我们应当明白一些道理,如果你一定记1W个单词,如果一种方法、方式或者解决方案,能让你的整个实现目标的过程,节省2年的时间,或者4年的时间,你应当能明白,这其中的价值。它会只值1万块钱吗?肯定远远不止啊,所以,其实关键,不是花钱,而是花了钱之后,前面讲的4个东西,【1】目标 【2】规划 【3】恒心&毅力(持续执行力)有没有发挥作用,这个东西,是有一个水桶原理的。而这其中,第【3】又是关键,这往往是一个优秀的培训老师,几本优秀的书籍资料,所给不了的,一个人做事情,有没有恒心、毅力和执行力,这真是命啊,尤其是未成年人,养成习惯、塑造性格和品质的事情,某种意义上讲,其实不在小孩子,而在天赋(遗传)和家教经,而家教何尝不是一种遗传呢?

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看古代的历史时,会惊人的发现这样的事实:

  • 有的地方,一个小村子,一百年能出好多好的进士;
  • 而有的省,几百年,也出不了几个进士

这也就是为什么,时至今天,像以色列、新加坡这种不到中国一个县那么大的地方,能比其大几百、乃至上千倍大的地方——比如伊朗等国的经济和军事实力更为强盛的原因。

其实,也无非是从国家到个人,是否能在【1】目的与目标 【2】规划与决心 【3】过程与执行力 【4】系统方案与持续优化情况 等几个方面表现情况而已,这几个方面都做得好或者坏,其实,都会形成传统,形成习惯,产生历史遗痕,最成最终影响,而所谓家教的本质,放大到国家层面,也无外乎教育文化、社会风气、国家文明几个议题或方面而已。

现在,我们以结构分析记忆法来记忆单词,和最传统的机械记忆法为例来讲:

结构分析记忆法,记1W个单词,可以将这1W个单词,转化成两大任务:

【1】约600个词根 + 100个词缀(前缀和后缀)

【2】类似词根的基词(自由语素) ,约1000个

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因为:

【1】600个词根,大概能解决掉四五千个单词;

【2】1000个左右的自由语素,以旧带新,大概也能解决四五千个单词

二者合起来,就能解决这1万个单词的记忆问题。所以,采用结构分析记忆法来记1W个单词,就转化成了记忆 1000个基础 + 700个词根词缀 = 1700个左右的基础词汇或记忆单元(过程都类似记单词),它的记忆体量,从1W缩减到了(1700个核心记忆单词或单元 + 1W实际要的单词),但是由于这1W上单词本身的记忆,被这1700个核心单元给化解掉了,所以记忆的任务、负荷、压力程几何数地下降了,我们单纯以理想状态进行计算:

10000 / 1700 = 5.8倍

相当于你的效率,会提升约6倍,当然,1W单词,实际也是要一个一个过的,每个人的记忆效果也是不一样的,执行过程是要打折扣的,但无论如何,将这5.8倍的效率再怎么往下压,它的价值也是非常非常可观的,你一定要相信这一点,相对于传统记忆方法,结构分析记忆法(核心之一就是大家熟悉的词根词缀法),其记忆效率和效果,毕竟是【革命性】的。

当然,你还可以使其它方法,比如,运用两副扑克(108张)带在自己身上,将1W个单词,分割成92组任务,周期性突破,那么,目标同样是明确的,过程也是可以预知的,也是非常方便进行优化的。

而且,你会发现,很多方法,其实是可以相互配合使用的,所以,过程和方法的优化,是可以不断进行,持续优化的,这何乐而不会呢?它们往往相互之间并不矛盾呀,多好的事情,总之,你只要多动一下脑子,你可能就会少走一段弯路,努力养成持续优化的习惯,别人10年要做的事情,你可能2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这也许就是天才和普通人的区别哦。而且,这里边有几大核心区别:【1】效率高而过程或周期短 【2】成本低,而成果丰硕 【3】有成就感,别人痛苦你快乐 【4】回放余地大

我们以前面清单中有数据再来看一下:

【5】半年,每天:记住任务64个,学习记忆任务192个,触次任务576次
优【5】半年,每天:记住任务64个,学习记忆任务96个,触次任务288次

一个一天的触次任务为576次的人,和一个触次任务为288次的人,有什么区别?只是,效率高低的区别吗?只是痛苦和快乐的区别吗?不是呀,还有回旋空间、时间余量之类的呀,一个会忙得东南西北可能都分不清,一个却可能有时间在睡觉,在品茶喝咖啡,在外和朋友一起玩,或者做几它的规划,查其它的资料呀,有更多的时间余量、回旋空间,更多的思考时间,持续优化的可能性才有现实的基础呀,回旋空间,其实也是一个战略级的区别,我们一定要理解这一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定要养成一个习惯:不要短视,只要财力允许,该花的钱,一定要花!

其实,有良好的记忆方案和组织实施,有一两个月,完全是可以实现1万英文词汇量的!

方案记住任务量(每天)天数总量
【1】1个月333个30天10000
【2】2个月166个60天10000

注:每月以30天计

我们假设每天记333个,1个月记1万个,假设每天以上课方式进行,每天上8节课,那么,333个单词,分摊到每节课,其实就是大约40来个单词(333/8 = 41.6个),也就是大约每分种要记住1个单词,这只可能在如下条件下才可能实现:

  • 【1】条件一: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比如词根词缀、词源、字母象形等)
  • 【2】条件二:在强化的方式上记忆(学习氛围良好、健康且精神良好、记忆力集中、节奏控制等)
  • 【3】条件三:有计划地,并在组织监督的条件下进行
  • 【4】条件四:有一整套配置措施、设备设施、工具等
  • 【5】条件五:辅助其他优化方式(比如词义辨析、词形对比、助记提示、联想等学习记忆方法,比如结队学习等)
  • 【6】条件六:有调整和调节机制(比如你有任务拖了后腿,那就需要在其他时间突击一下、把拉下的补一下,比如你某天没有复习、准备去追剧——你又要完了——如果有个队友拉住你一起上进、定点检查你的状况,督促你,就会好得多,是不是?)

我们试举一例,告诉你这些条件的重要性,比如说【健康】如果你不健康,比如得了感冒,可能一个星期就过去了,但其实整个计划过程才30天呀,你可能不但感冒的这个星期不能进行记忆,更重要的是,会打乱你的整个部署和节奏,可以说影响非常之大,它远不止你感冒一星期这么简单,这就像你和一队人一起坐同一条船,计划从A地到B地一样,其它人都按部就班地坐在船上,从A地到B地,而你,在中途,跳到河里去捞鱼去了,过了一段时间,你又爬上了一条船,要去B地,呵呵,你一定能按原来的计划到B地吗?你自己想想呀,你很可能是上的另一条船呀,明明你是要坐M船从苏州到上海的,结果你跳河之后,上的是另一条——N船,结果很可能把你拉到无锡或常州去了,这就是区别,这可就是天壤之别了,这N船呀,把你这个人带到沟里去了,也有可能呀,更重要的是,M船其实是任务适配的特定的船只,而你最后上的N船,鬼知道它是什么船?结果可想而知道,离谱十有八九

说了这么多,你能理解我在说什么了吗?

  • 如果是在战场上,一点差错,就会要了你的小命;
  • 而在精心筹划的某种【追求高效】的【布局】当中,稍有偏差,一旦脱离了【布局】,同样,高效就可能完全被打回原型——低效

我们今天生活的世界,其实就是这样,你一定要理解我说的这一点,就是【局】或者某种【场】,比如你从江西去陕西,按红军长征用脚走的方式,你可能要走好几年,但你买一张高铁票,你懂的,要一天吗?兄弟,不需要的呀,这是21世纪的常识呀,全世界的人都知道中国的高铁有多快呀,可是,兄弟,你就是要走路,当我没说,我只想说,有部电视剧叫《于成龙》,演的是清朝早年间一代清官于成龙的故事,于成龙从北京受命之后,从老家坐牛车到云南上任县太爷,路上就走了好几个月呀,所以,我们还是不要生活在过去的好,要做到这一点,首先是要脑袋要现代化,脑袋要现代化,首先是要思想要现代化。。。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