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览器内核可以分为两部分
- 渲染引擎(HTML, CSS, XML, 图像,网页的排版显示方式等)
- JS 引擎
常见的有四个类别
- Trident ['traɪd(ə)nt]/EdgeHTML
- Gecko ['gekəʊ]
- Webkit
- Chromium/Blink
各类别简介
-
Trident/EdgeHTML
IE4~IE11,也被称为“IE内核”
IE11 开始,初步支持 WebGL 技术
IE8 JavaSript 引擎是 Jscript, IE9 开始用 Chakra
Edge (Windows 10 内置浏览器),使用新内核 EdgeHTML
国内双核浏览器,其中一核(兼容模式),即支持 Trident
-
Gecko
Firefox 内核,开源内核。
-
Webkit
Safari 采用的内核, 开源内核引擎
前身为 KDE(Linux桌面系统)的 KHTML 引擎
包含渲染引擎 WebCore, JavaScript 引擎 JSCore (KJS 的分支)
-
Chromium/Blink
Chrome 的内核, fork 自 Webkit
Google 的 Javascript 引擎: V8
13 年起完全脱离 Webkit, 产生从 Webkit 衍生出的 Blink 引擎
-
Presto (['prestəʊ])
挪威产浏览器 opera 的 “前任” 内核, 后使用 Chromium, 再转投 Blink
国内 Chrome 系浏览器
- 360, UC, QQ, 2345 等,由 Webkit 转投 blink
参考:主流浏览器内核介绍(前端开发值得了解的浏览器内核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