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漫漫上下求索
记得我进博彦后,领导信誓旦旦的说,我们博彦今年的目标是到年底争取扩大到500人,两年内达到1000人以上。说肯定不会亏待大家。那是何等的豪言壮语,我一度以为,我应该早来博彦,有点后悔来太晚了。
但我现在不再这么想了,从2011年3月1日到2011年9月30号,短短六个月的时间,博彦已经从近300人变为现在的不足100人了。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认为这是个很值得博彦领导层深思的一个问题,如果抛开第一个可恨的公司,博彦是我第二个动容过的公司。虽然短短时间,但我感觉我对这里还是有感情的,毕竟我的几个好兄弟都是在这里聚首的,毕竟我们为之努力拼搏了几个月。我很惋惜博彦现在这个样子。这可是我依然决然,脱离我工作生活将近六年的公司,出来的第一站呀。
我伤心的给以前公司领导打了个电话。
“要不还回来吧!”
我不能回去,我怎么能回去呢?好马不吃回头草,更何况,我在感觉落寞的时候回去么?不行,坚决不回去。
“呵呵,不了,我再拼一把,我心不甘。”
是的,我得拼一把,于是,我经过两天的思考,总结造成当前博彦困境的原因,我认为最主要的核心原因有三个。
1、 不停地空降领导,让一些有进取心的人失望。
这是我私下里听到的一些同事的说法:公司有一部分人,其实从开始到现在,兢兢业业,干得也还是不错的,也具备不错的领导力和管理能力,有的是西安博彦刚成立到现在都投入满腔的热情尽心尽职为公司服务的,然而,他们却不停的被空降下来的领导一层层的往下压,而这些领导,有的甚至是刚招聘来的。如果这些领导的个人魅力能达到让大家信服,这也没话说,可事实不是这样,事实是大家对这些空降来的领导,几乎都充满了怨言,这样,难免导致人心晃动。
公司的发展,是靠管理层和员工的双重努力的,然而这些领导,真正和员工有过沟通的,真是少之又少。员工的心不想抓,你抓领导的心,这样,即便你在大家之上,又有多少人信服与你呢?
这更偏离了公司的文化,博彦的公司文化,有这么一条,就是如果感觉有能力,公司绝对不会埋没你,可现在呢,确实是把有能力的人往下压了一两级,偏离了自己文化的公司,还能有多少可信度让大家信任你呢?而到了最后,西安的最高层领导都接连两三次的地震,这风吹得太大了,下面的员工怎么看呢?
2、 降低员工待遇,这是致命一击。
倘若仅仅频繁的更换领导,空降领导,对于本就最底层的员工来说,其实没有什么太大的利益冲突,他冲突到的,顶多是那些自以为干得不错,认为应该得到提升的一部分人的心,那么即便是这部分人心中不满,有所鼓动,也成不得大气候。可公司偏偏借资金紧张之说,竟然开始降低员工每月的活动经费,从50降到30,不要小看这20元钱,这会给员工透露一个什么样的信号呢?你前面说公司要上市,公司前途很好,可连每个人每月这20元钱你公司都打主意,让谁相信你发展的好呢,按300人算,你一个月连这6000元钱都看的这么重,员工会怎么想?20元,对公司,对个人,其实说白了都不算啥。但如果这样的风,再加上对公司不满的人的吹风,再加上大家看到的情况。人心浮动该有多大,借用赵本山的话说,“我刮起来那不是风,那是沙尘暴!”,“既然这样,不如撤吧。”
大家都怀念杨逍总监在的日子,因为那时大家可以有项目奖,活动经费也不错,他又平易近人,这么一个技术总监式的人物,当他被调走之后,竟然一切变的那么快,项目奖没了,灵活的作息时间没了,这活动经费也给降了。“去掉一个不必要的空降领导,也不至于会这样吧。”这是大家的心声。
三、用人不当,项目拓展不开。
项目拓展不开,公司定然养不得这么多人,项目少了,项目差了,外包公司赖以生存的核心东西就没了,这个没了,根基就丢了,如果是项目确实艰难,不好接,那大家都没话说,可是事实情况不是这样的,西安还有几家外包公司,人家做的风生水起,人家在西安开创的时间也不比你博彦长,甚至比你还短。为什么他们行,你不行呢?
于是公司开始劝退人,于是开始克扣大家的费用,于是大家辞职走人,你想,西安的软件圈,就那么大,这一两百人出去,公司的声明会远播到什么程度?一个公司如果连名声都臭了,还有多强的立足能力?北京博彦总部,为啥就搞得不错呢?我常看到博彦其它分公司不停的急需要各种人才,但没见过西安发出过一份这样的邮件。唉!
有几个兄弟给我打电话,问我该怎么办,要不要辞职走人?
该怎么办,我得想想办法,前两点我无法做到,但在第三点上,我还可以努一下力。
我得顾及我的这些兄弟,我希望他们不要快年终了,还要重新找工作,我希望他们能拿到年终奖。于是,我硬着头皮给领导写了一封信,我告诉领导我愿意放下架子,回到以前的公司去带队发展,我说我有信心能发展起来,我说我和那边的领导还是能搭上话的。
领导没同意,领导认为我是在毛遂自荐要当管理层,只说了些表面的客气话,再没后话了。
没办法了,于是阿峙得知这个消息走了,于是阿崎因为没面试上羞愧辞职了,公司劝退了阿栋,阿旭也坚决辞职走了,阿春也走了,我好失望,我几乎所有的兄弟都走了。强威感到了在资源池的孤单,问我该怎么办,我找到阿华,努力的把强威安排到华为来。
我呢?我想是我该走了吧,尽管阿华劝我留下,华为几个同事也劝我留下,但我只能说谢谢,我得走了。
我不想再走入外包行业了,我更新了简历,在我的条件要求中,又多了一条:
“外包公司不予考虑。”
我每天不停地刷新简历,但依然不主动去投递,我努力寻找合适的公司。
我陆续接到了东软、中软国际等几个大公司的面试邀请,也接到几个中小型公司的面试邀请。我告诉我自己,我这次找工作,一定要慎重了,不能仅仅为了钱,我不能再频繁的折腾了,我不小了,我的娃就快要出生了,我得找一个我认为适合自己的公司。
因此,尽管在经过沟通之后,有几家公司让我去复试,有几家公司给我发了Offer,我都有拒绝了,我感觉不合适。
我寻觅着,尽管还在华为工作着,但我从来没有这么焦急的等待着合适的公司打来电话。
全时--创想空间信息科技公司。在我被阿华不停劝解着,让我到明年再走的时候,在我犹豫着是不是要答应一个相对还可以的公司的offer,去报到的时候。我接到了来自全时的电话,经过三轮,每轮近一个半小时,从技术到生活到发展前途展望的谈话后,我决定去全时发展了,而我也真的接到了全时的Offer。
此时的全时,西安分公司还没有开始组建,我得到北京总部去工作三个月。我慎重的想了一下后,再次踏上了去北京的征途。
对不起老婆,你刚怀孕的时候,我不在身边,你快要生的时候,我也不在身边。我不是那么高尚的一定要在事业上奋斗多么美好,我只想让我这个小家,让这个小家充满爱,充满温馨和幸福,这才是我为之奋斗动力源泉。
2011年11月16号,我从博彦出来,踏上了来京的路。
路漫漫,我上下求索,只为一个温暖幸福的家。
至此,我的回忆录该告一段落了。后续我会写些什么,我会认真考虑一下。感谢每个人的捧场。我原本只是为写而写,找个孤寂时的心灵寄托,没想到会这么多人给我捧场,使我感觉不那么孤独,真诚的谢谢你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