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简要说明RFID系统的时隙ALOHA算法的工作过程。
将时间分为离散的时隙,它的长度等于或稍长于一个帧,标签只能在每个时隙的开放处发送数据。标签通过循环序列传输数据,标签数据的传输时间仅为循环时间的一个小片段,标签如果不是成功发送就是完全碰撞,避免的纯ALOHA算法的部分碰撞,使碰撞周期减半。在第一次传输数据完成以后,标签要等待相对较长的时间后再传输数据。
工作过程如下
8.4RFID系统二进制树型搜索算法是如何解决碰撞的?简述其实现步骤。
二进制树形搜索算法基本思想是将处于冲突的标签分成左右两个子集0和1,先查询子集0,若没有冲突,则正确识别标签,若有冲突则在分裂,把子集再分为00和01,以此类推,直到识别出子集0中的所有标签,再按此步骤查询子集1。模型图如下:
二进制树形搜索算法的实现步骤:
1.读写器广播发送最大序列号查询条件Q,其作用范围内的标签在同一时刻传输它们的序列号至读写器;
2.读写器对收到的标签进行响应,如果出现不一致的现象(即有的序列号该位为0,有的序列号该位为1),则可判断出有碰撞;
3.确认有碰撞后,把有不一致位的数最高位置0再输出查询条件Q,依次排除序列号大于Q的标签;
4.识别出序列号最小的标签后,对其进行数据操作,然后使其进入“无声”状态,则对读写器发送的查询命令不进行响应;
5.重复步骤1,选出序列号倒数第二的标签;
6.多次循环完后完成所有标签的识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