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政务新变革: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前言: 2025年1月20日,DeepSeek发布了DeepSeek-R1,并同步开源,R1是一个推理模型,拥有思维链输出,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拥有惊艳的表现,比肩OpenAI-o1正式版。各地政府都纷纷接入了DeepSeek,提高工作效率,能够与政务系统深度融合,助力城市治理和公共服务升级,从而推动政府从传统管理模式向智能化、数字化管理模式的转变。
案例一、深圳70名“AI公务员”上岗,Deepseek融入体制内,公文格式修正准确率超95%
日前,深圳市福田区对外宣布上线了70名“AI公务员”,可覆盖240个政务工作场景,涵盖公文处理、民生服务、应急管理、招商引资等领域。过去,中国从来没有一个地方的公务系统,如此大规模接入AI。福田区此番做法迅速登上热搜,连带着为福田区打造“AI公务员”示范项目的科技公司也火了。
案例二、“DeepSeek上线后单日处理量相当于全市公务员10年工作量”
九派新闻消息,据扬子晚报,2月19日,江苏镇江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宣布DeepSeek在镇江进行本地化部署。镇江市数据局党组书记、局长周飞在发布会上介绍,镇江已经建成600台国产算力服务器集群,单日数据处理能力相当于全市公务员10年的工作量,总体提升了数据处理的效率。
该何去何从?
随着AI的技术不断变革和不断提升,AI能够帮助政务工作者完成多种工作,譬如公文处理、文件审批、民生服务等等,从而减少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那么如何充分利用闲置的人力资源?又或者说体制员工该何去何从?
笔者猜想: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
个人认为答案就是: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同人民在一起、一切为了人民。
AI解决了一部分办公室或者窗口的工作,让闲置的人力资源可以往社会服务、乡村服务靠近,践行"数智赋能与人文关怀双轮驱动"的战略导向。政务工作者的未来,不在于与机器竞赛效率,而在用技术延伸服务触角,用数据洞察民生痛点,用智能释放人的创造力。让更多的政务服务者走出办公室,带着智能终端走进街巷阡陌之时,我们看到的不仅是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更是"为人民服务"这一根本宗旨的数字化重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