帆软报表FineReport中数据连接的JDBC连接池属性问题

本文详细介绍了帆软报表FineReport中连接池的原理,包括连接池的建立、管理和关闭。讨论了连接池配置的重要性,特别是在解决连接超时和连接满问题时的调整策略。同时,解释了数据库连接池属性设置方法和参数含义,以及如何应对ORA-12519错误,强调了正确配置连接池以确保高效、安全的数据库连接复用。

摘要生成于 C知道 ,由 DeepSeek-R1 满血版支持, 前往体验 >

连接池原理

在帆软报表FineReport中,连接池主要由三部分组成:连接池的建立、连接池中连接使用的治理、连接池的关闭。下面就着重讨论这三部分及连接池的配置问题。

1. 连接池原理

连接池技术的核心思想,是连接复用,通过建立一个数据库连接池以及一套连接使用、分配、治理策略,使得该连接池中的连接可以得到高效、安全的复用,避免了数据库连接频繁建立、关闭的开销。

另外,由于对JDBC中的原始连接进行了封装,从而方便了数据库应用对于连接的使用(特别是对于事务处理),提高了开发效率,也正是因为这个封装层的存在,隔离了应用的本身的处理逻辑和具体数据库访问逻辑,使应用本身的复用成为可能。

1.1 连接池的建立

应用程序中建立的连接池其实是一个静态的。所谓静态连接池是指连接池中的连接在系统初始化时就已分配好,且不能随意关闭连接。Java中提供了很多容器类可以方便的构建连接池,如:Vector、Stack、Servlet、Bean等,通过读取连接属性文件Connections.properties与数据库实例建立连接。在系统初始化时,根据相应的配置创建连接并放置在连接池中,以便需要使用时能从连接池中获取,这样就可以避免连接随意的建立、关闭造成的开销。

1.2 连接池的管理

连接池管理策略是连接池机制的核心。当连接池建立后,如何对连接池中的连接进行管理,解决好连接池内连接的分配和释放,对系统的性能有很大的影响。连接的合理分配、释放可提高连接的复用,降低了系统建立新连接的开销,同时也加速了用户的访问速度。下面介绍连接池中连接的分配、释放策略。

连接池的分配、释放策略对于有效复用连接非常重要,我们采用的方法是一个很有名的设计模式:Reference Counting(引用记数)。该模式在复用资源方面应用的非常广泛,把该方法运用到对于连接的分配释放上,为每一个数据库连接,保留一个引用记数,用来记录该连接的使用者的个数。

具体实现方法如下:

当客户请求数据库连接时,首先查看连接池中是否有空闲连接(指当前没有分配出去的连接)。如果存在空闲连接,则把连接分配给客户并作相应处理(即标记该连接为正在使用,引用计数加1)。如果没有空闲连接,则查看当前所开的连接数是不是已经达到maxConn(最大连接数),如果没达到就重新创建一个连接给请求的客户;如果达到就按设定的maxWaitTime(最大等待时间)进行等待,如果等待maxWaitTime后仍没有空闲连接,就抛出无空闲连接的异常给用户。

当客户释放数据库连接时,先判断该连接的引用次数是否超过了规定值,如果超过就删除该连接,并判断当前连接池内总的连接数是否小于minConn(最小连接数),若小于就将连接池充满;如果没超过就将该连接标记为开放状态,可供再次复用。可以看出正是这套策略保证了数据库连接的有效复用,避免频繁地建立、释放连接所带来的系统资源开销。

1.3 连接池的关闭

当应用程序退出时,应关闭连接池,此时应把在连接池建立时向数据库申请的连接对象统一归还给数据库(即关闭所有数据库连接),这与连接池的建立正好是一个相反过程。

连接池分配一个连接后如定义一个数据集,点击预览,执行完对应的sql语句会将所占用的连接归还连接池。

评论
添加红包

请填写红包祝福语或标题

红包个数最小为10个

红包金额最低5元

当前余额3.43前往充值 >
需支付:10.00
成就一亿技术人!
领取后你会自动成为博主和红包主的粉丝 规则
hope_wisdom
发出的红包
实付
使用余额支付
点击重新获取
扫码支付
钱包余额 0

抵扣说明:

1.余额是钱包充值的虚拟货币,按照1:1的比例进行支付金额的抵扣。
2.余额无法直接购买下载,可以购买VIP、付费专栏及课程。

余额充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