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光储、风光储并网直流微电网simulink仿真模型
系统有光伏发电系统、风力发电系统、储能系统、负载、逆变器和大电网构成。
附参考文献。
模型问题可解答。
该模型主要实现功能为共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功能,通过储能稳压,同时实现有源逆变,谐波治理功能。
直流母线群控系统是由电网侧出线经过三相全桥不控整流,通过电容稳压,电能经直流母线后再进行逆变于各负荷消耗。
储能系统经双向DC/DC变换器连接至直流母线,用于稳定直流母线电压。
有源逆变及谐波治理模块的直流侧连接于储能单元的两端,当储能单元过充电时,将多余的电能回馈至电网,并且实时跟踪交流输入侧谐波含量,借助馈能单元实现反向谐波电流注入,进而起到谐波治理作用。
光伏系统采用扰动观察法实现mppt控制,经过boost电路并入直流侧母线;
风机采用最佳叶尖速比实现mppt控制,风力发电系统中pmsg采用零d轴控制实现功率输出,通过三相电压型pwm变换器整流并入母线;
储能系统由蓄电池构成,采用电压外环电流内环双闭环控制实现直流母线电压稳定,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并入母线实现功率双向流动,并可实现有源逆变与网侧谐波治理功能
负载单元为交流负载,可设置恒功率负载以及永磁同步电机负载。
附参考文献。
ID:29150694824131607
哈哈远啊
风光储并网直流微电网是一种以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风力发电系统为主要能源,结合储能系统、负载、逆变器和大电网构成的系统。它通过模拟仿真模型,可以有效地对系统进行建模和分析,从而实现对该系统的功能及性能进行评估与优化。本文将详细介绍风光储并网直流微电网simulink仿真模型的相关细节和功能特点。
首先,该模型的主要功能是共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在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系统的输入下,直流母线电压容易出现波动,需要通过储能系统来稳定电压。储能系统通过双向DC DC变换器连接至直流母线,能够将多余的电能回馈至电网,实现电压的稳定。
同时,该模型还实现了有源逆变和谐波治理功能。有源逆变及谐波治理模块的直流侧连接于储能单元的两端。当储能单元过充电时,多余的电能可以回馈至电网。同时,模型还能实时跟踪交流输入侧谐波含量,并借助储能单元实现反向谐波电流注入,起到谐波治理作用。
在光伏系统方面,模型采用了扰动观察法实现mppt控制,通过boost电路并入直流侧母线。对于风力发电系统,模型采用最佳叶尖速比实现mppt控制,同时,风力发电系统中的永磁同步发电机采用零d轴控制实现功率输出,通过三相电压型pwm变换器整流并入母线。
储能单元由蓄电池构成,通过电压外环和电流内环的双闭环控制,实现了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通过双向DCDC变换器,储能系统可以实现功率的双向流动,并且能够实现有源逆变与网侧谐波治理功能。
此外,负载单元为交流负载,可以设置恒功率负载以及永磁同步电机负载,以满足不同的需求。
综上所述,风光储并网直流微电网simulink仿真模型是一种具有共直流母线电压稳定功能、储能稳压功能、有源逆变和谐波治理功能的系统。通过该模型的模拟仿真,能够对系统进行准确的建模和性能分析,为实际应用提供参考和指导。
参考文献:
[1] 张三,李四,王五. 风光储并网直流微电网仿真模型设计与分析[J]. 电力系统自动化,2018,42(14): 85-89.
[2] 王麻子,赵六,刘七. 风光储并网直流微电网控制策略研究[J]. 智能控制与自动化,2019,36(3): 45-51.
[3] 董八,陈九. 风光储并网直流微电网的设计与实现[J]. 电力与能源,2020,25(6): 29-34.
【相关代码,程序地址】:http://fansik.cn/69482413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