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流协议在移动环境中的部署与TCP系统的霍普夫分岔数值模拟
1. 比特流协议基础与现状
比特流(BitTorrent)是一种常用的文件共享协议。在该协议中,种子文件(torrent file)需在追踪器(tracker)上注册,之后获取种子文件的客户端就能连接到文件共享群(swarm),进行文件的下载或上传。种子文件体积相对较小,在网络传输时不会消耗大量带宽,通常存放在Web服务器上。
参与共享的节点(peer)需定期向追踪器“报到”(announcing),以便追踪器维护参与客户端的最新列表。追踪器还具备一些额外功能,如抗吸血(leech resistance),鼓励客户端不仅下载,也上传文件片段。
不过,比特流协议和其他文件传输协议一样,可能被用于未经版权持有者授权的文件分发。而且,想要共享文件的人需在特定主机上运行追踪器,并在种子文件中分发追踪器地址,这也使得该协议存在一定的安全漏洞,相比传统的点对点网络,更容易被要求服务器的互联网服务提供商(ISP)关闭共享站点。
目前,比特流协议在移动设备尤其是手机上的应用很少。虽然有适用于Windows Mobile Pocket PCs的客户端实现,但对于手机或其他操作系统的设备,尚无可用选项。并且,还没有人尝试在移动网络上部署完整、独立的比特流系统(包括客户端、追踪器和托管种子文件的Web服务器)。
2. 传统比特流设置的问题与解决方案架构
2.1 传统设置问题
在传统的比特流设置中,客户端主要专注于下载和上传之前已公布的文件。共享新信息是一个相当复杂的过程,包括创建种子文件、在专用追踪器上注册,最后上传到Web服务器,以便他人获取信息。在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