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新建状态(new)
当创建Thread类的一个实例(对象)时,此线程进入新建状态(未被启动)。
例如:Thread t1=new Thread();
2. 就绪状态(Runnable)
线程已经被启动,正在等待被分配给CPU时间片,也就是说此时线程正在就绪队列中排队等候得到CPU资源。
例如:t1.start();
3. 运行状态(Run)
线程获得CPU资源正在执行(run()方法),此时除非此线程自动放弃CPU资源或者有优先更高的线程进入,线程将一直运行到结束。
4. 阻塞状态(Block)
由于某种原因导致正在运行的线程让出CPU并暂停自己的执行,即进入堵塞状态。
正在睡眠:用sleep(long t)方法可使线程进入睡眠方式。一个睡眠着的线程在指定的时间过去可进入就绪状态。
正在等待:调用wait()方法。(调用motify()方法回到就绪状态)
被另一个线程所阻塞:调用suspend()方法。(调用resume()方法恢复)
5. 终止状态(Dead)
终止状态是指线程执行结束,释放线程占用的系统资源,结束线程执行的状态。呆滞线程终止有两种情况,即自然撤销或被停止。
线程的优先级
把线程从就绪状态进入运行状态的过程叫做线程调度。负责调度工作的机构叫做调度管理器。
优先级:线程的优先级的取值范围是1~10。
MAX_PRIORITY = 10
NORM_PRIORITY = 5
MIN_PRIORITY = 1
得到或修改线程的优先级
常用方法:
voidrun() //创建该类的子类时必须实现的方法
voidstart() //开启线程的方法
staticvoid sleep(long t) //释放CPU的执行权,不释放锁
staticvoid sleep(long millis,int nanos)
finalvoid wait()//释放CPU的执行权,释放锁
finalvoid notify()
staticvoid yied()//可以对当前线程进行临时暂停(让线程将资源释放出来),将CPU资源让出来,允许其他线程执行。该线程仍处于可运行状态,不转变为阻塞状态。
publicfinal void stop()//结束线程,但由于安全的原因过时
注意:结束线程原理:就是让run方法结束。而run方法中通常会定义循环结构,所以只要控制住循环即可。
方法----可以boolean标记的形式完成,只要在某一情况下将标记改变,让循环停止即可让线程结束。但是,特殊情况,线程在运行过程中,处于了冻结状态,是不可能读取标记的。
那么这时,可以通过正常方式恢复到可运行状态,也可以强制让线程恢复到可运行状态,通过Thread类中的,interrupt():清除线程的冻结状态,但这种强制清除会发生InterruptedException。所以在使用 wait,sleep,join方法的时候都需要进行异常处理。
publicfinal void join()//让线程加入执行,执行某一线程join方法的线程会被冻结,等待某一线程执行结束,该线程才会恢复到可运行状态
publicfinal boolean isAlive()
将线程标记为守护线程(后台线程):setDaemon(true); 注意该方法要在线程开启前使用。和前台线程一样开启,并抢资源运行,所不同的是,当前台线程都结束后,后台线程会自动结束。无论后台线程处于什么状态都会自动结束。
线程的同步
为什么需要“线程同步”
线程间共享代码和数据可以节省系统开销,提高程序运行效率,但同时也导致了数据的“访问冲突”问题,如何实现线程间的有机交互、并确保共享资源在某些关键时段只能被一个线程访问,即所谓的“线程同步”(Synchronization)就变得至关重要。
临界资源
多个线程间共享的数据称为临界资源(CriticalResource),由于是线程调度器负责线程的调度,程序员无法精确控制多线程的交替顺序。因此,多线程对临界资源的访问有时会导致数据的不一致行。
互斥锁
每个对象都对应于一个可称为“互斥锁”的标记,这个标记用来保证在任一时刻,只能有一个线程访问该对象。
Java对象默认是可以被多个线程共用的,只是在需要时才启动“互斥锁”机制,成为专用对象。
关键字synchronized用来与对象的互斥锁联系
当某个对象用synchronized修饰时,表明该对象已启动“互斥锁”机制,在任一时刻只能由一个线程访问,即使该线程出现堵塞,该对象的被锁定状态也不会解除,其他线程任不能访问该对象。
同步好处:决了线程安全问题
同步弊端
降低了运行效率(判断锁是较为消耗资源的)
同步嵌套,容易出现死锁
死锁
两个线程A、B用到同一个对象s(s为共享资源),且线程A在执行中要用到B运行后所创造的条件。在这种前提下A先开始运行,进入同步块后,对象s被锁定,接着线程A因等待B运行结束而进入阻塞状态,于是B开始运行,但因无法访问对象s,线程B也进入阻塞状态,等待s被线程A解锁。最终的结果:两个线程互相等待,都无法运行。
线程同步通信
为避免死锁,就应该让线程在进入阻塞状态时尽量释放其锁定的资源,以为其他的线程提供运行的机会,Object类中定义了几个有用的方法:wait()、notify()、notifyAll()。
wait():被锁定的对象可以调用wait()方法,这将导致当前线程被阻塞并释放该对象的互斥锁,即解除了wait()方法当前对象的锁定状态,其他的线程就有机会访问该对象。
notify():唤醒调用wait()方法后被阻塞的线程。每次运行该方法只能唤醒一个线程。
notifyAll():唤醒所有调用wait()方法被阻塞的线程。
定时器:Timer和TimerTask
schedule()方法
publicvoid schedule(TimerTask task,Date time):该方法的作用是在到达time指定的时间或已经超过该时间时执行线程task。
Date d = new Date(2009-1900,10-1,1,10,0,0);
t. schedule(task,d);
publicvoid schedule(TimerTask task, Date firstTime, long period):在时间到达firstTime开始,每隔period毫秒就启动一次task指定的线程,这种方式会重复启动线程。
Date d = new Date(2009-1900,10-1,1,10,0,0);
t. schedule(task,d,20000);
publicvoid schedule(TimerTask task,long delay)在执行schedule方法delay毫秒以后启动线程task。
t.schedule(task,1000);//在执行该行启动代码1000毫秒后启动一次线程task
publicvoid schedule(TimerTask task,long delay,long period):在执行schedule方法delay毫秒以后启动线程task,然后每隔period毫秒重复启动线程tas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