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1 2
1 3
3
Q 1
C 2
Q 1
Sample Output
3
2
给你一颗苹果树,树的主干设为1,每一个分支设为一个数,一直到N,代表这颗苹果树。每个分支上面只能最多有一个苹果,也就是一个枝子上面不可能有两个苹果,另外注意一点,不要把苹果树想象成二叉树,苹果树每个节点可以分出很多叉,应该是多叉树。
输入是叉之间的关系,
1 2
1 3
就是主干上面两个叉分别是2 和3.
下面是两种操作,Q 和C
C j 的意思是如果 j 这个枝子上面有苹果就摘下来,如果没有,那么就会长出新的一个
Q j 就是问 j 这个叉上面的苹果总数。
一棵树上长了苹果,每一个树枝节点上有长苹果和不长苹果两种状态,两种操作,一种操作能够改变树枝上苹果的状态,另一种操作询问某一树枝节点一下的所有的苹果有多少。具体做法是做一次dfs,记下每个节点的开始时间low[i]和结束时间high[i],那么对于i节点的所有子孙的开始时间和结束时间都应位于low[i]和high[i]之间,另外用一个数组c[i]记录附加在节点i上的苹果的个数,然后用树状数组统计low[i]到high[i]之间的附加苹果总数。这里用树状数组统计区间可以用Sum(high[i])-Sum(low[i]-1)来计算。
样例输入
5 6
1 2 3 4 5
QUERY 1 3
ADD 1 2
QUERY 1 3
ADD 2 3
QUERY 1 2
QUERY 1 5
样例输出
6
8
8
20
小工是南将军手下的军师,南将军经常想知道第m号到第n号士兵的总杀敌数,请你帮助小工来回答南将军吧
/*思路:运用数状数组存储杀敌数, 可极大缩短用时,
用树状数组的时候有个很牛X的公式(x&-x)(不会推导,记住就好)
用它可以求出自身父节点和上一个管辖范围的父节点的坐标, 有了它,
树状数组就很简单了, 注意在改动数据时, 这个节点的所有管辖节点(父节点)
都需要变动, 还有求前n个节点和时, 要把所有管辖范围父节点加一遍就是结果
(快就快在这, 不用遍历所有节点就可求和)*/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stdlib.h>
#define MAX 1000001
int n, bit[MAX], data[MAX]; //bit:数状数组, data:记录数据
int lowbit(int x)
{
return x&(-x); //很神奇的式子, 由他可推出此节点的上个管辖区间父节点和被管辖点(父节点)
}
int sumbit(int x) //求前n个节点的和
{
int temp = 0;
while(x>0)
{
temp += bit[x];
x -= lowbit(x); //x指向上个管辖区间父节点
}
return temp;
}
int addbit(int x, int value) //节点x及所有父节点都需要加value
{
while(x <= n)
{
bit[x] += value;
x += lowbit(x); //指向父节点
}
}
int main()
{
int m, i, j, t, s, e, sum1, sum2;
char str[10];
memset(bit, 0, sizeof(bit)); //初始化清零
scanf("%d%d", &n, &m);
for(i = 1; i <= n; i++)
{
scanf("%d", &data[i]);
}
for(i = 1; i <= n; i++)
{
t = lowbit(i);
for(j = i; t > 0; j--,t--) //构造数状数组
{
bit[i] += data[j];
}
}
while(m--)
{
scanf("%s%d%d", str, &s, &e);
if(str[0] == 'Q')
{
sum1 = sumbit(s-1); //不多解释
sum2 = sumbit(e);
printf("%d\n", sum2-sum1);
}
else
{
addbit(s, e); //否则所有父节点加。。。
}
}
return 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