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玩英雄联盟(以下简称LOL)和《CS:GO》,因为用无线网在玩,网络波动较大,但是两款游戏对网络波动的容忍度差异极大。同样的波动,LOL每一帧波动很大,遇到团战时,会直接卡住。不卡是已经团战结束。对于《CS:GO》,整个游戏比较平滑,没得很多跳跃帧。对于这两种情况,专门上网搜了一下,是游戏同步差异的原因。
在网络波动时,游戏选择「跳跃帧」或「平滑帧」的策略,本质上是由其采用的同步机制和核心技术决定的。以下结合影子跟随算法的原理,通过两个典型游戏案例展开分析:
一、跳跃帧:帧同步的「刚性对齐」逻辑
代表游戏:《王者荣耀》(MOBA 类)
核心机制:
《王者荣耀》采用帧同步 + 锁步算法,所有玩家必须严格按照相同的时间戳(如每秒 30 帧)提交操作指令。服务器收集所有玩家的指令后,统一计算并广播下一帧的状态。当网络波动导致某一玩家的指令延迟或丢失时,服务器会强制所有玩家等待该玩家,或回退到上一帧重新处理。
具体表现:
- 帧失步时的跳跃:
假设玩家 A 因网络延迟未按时提交第 10 帧的操作,服务器会暂停推进游戏时间,等待玩家 A 的指令。若等待超时,服务器会强制所有玩家回退到第 9 帧,重新处理第 10 帧的操作。此时,其他玩家的画面会出现短暂卡顿或跳跃,因为他们的设备需要回滚并重新渲染画面。 - 网络波动的放大效应:
当多个玩家同时出现网络问题时,锁步机制会导致「连锁反应」。例如,10 人团战中若 3 名玩家延迟,服务器可能需要多次回滚,画面表现为频繁跳跃或卡顿。
技术取舍:
帧同步的「刚性对齐」确保了技能连招(如李白的大招衔接普攻)的精准性,但牺牲了网络波动时的流畅性。开发者通过「乐观锁步」优化(允许玩家先动,若后续指令未及时到达再回退)来缓解这一问题,但无法完全消除跳跃现象。
二、平滑帧:输入同步的「柔性补偿」策略
代表游戏:《CS:GO》(FPS 类)
核心机制:
《CS:GO》采用输入同步 + 影子跟随算法,玩家的操作指令先在本地预判执行(如开枪、移动),服务器随后验证并校正结果。当网络波动发生时,客户端通过插值和预测技术填充丢失的数据,维持画面的平滑性。
具体表现:
- 插值算法的「脑补」功能:
服务器每隔一段时间(如 0.1 秒)发送玩家的最新位置(如「敌人 1 秒前在 A 点,现在在 B 点」),客户端通过插值自动计算中间路径,使敌人的移动看起来平滑,而非突然跳跃。例如,当网络延迟导致位置数据滞后时,客户端会根据历史数据预测敌人的当前位置,提前渲染到画面中。 - 延迟补偿的「时间旅行」:
服务器会根据玩家的网络延迟(如 0.1 秒),「脑补」该玩家在过去某个时间点的位置。例如,当你开枪时,服务器会计算 0.1 秒前你的实际位置,确保子弹判定准确,避免因延迟导致「你看到打中,服务器说没打中」的矛盾。这种机制让玩家即使在高延迟下也能获得「即时命中」的反馈。
技术取舍:
输入同步的「柔性补偿」显著提升了操作手感,但可能因预判错误导致角色突然回退(如穿墙时被服务器强制修正)。开发者通过限制回退时间范围(如仅回退 0.2 秒)和优化预测算法(如动态调整惯性滑行距离)来降低突兀感。
三、技术选择的底层逻辑
-
游戏类型决定策略:
- MOBA / 格斗游戏(如《王者荣耀》):
强调技能连招的精准性,帧同步的刚性对齐是刚需。即使网络波动导致跳跃帧,也必须保证所有玩家的动作完全一致,否则会破坏竞技公平性。 - FPS / 赛车游戏(如《CS:GO》):
追求操作响应速度,输入同步的柔性补偿更符合需求。即使画面出现轻微偏差,也能通过插值和预测维持流畅感,避免因卡顿影响射击或驾驶体验。
- MOBA / 格斗游戏(如《王者荣耀》):
-
网络环境的适应性:
- 帧同步对网络稳定性要求极高,适合局域网或低延迟场景。例如,《王者荣耀》通过分地区匹配(成都玩家连成都服务器)减少跨区延迟,降低跳跃帧的发生概率。
- 输入同步对网络波动的容忍度更高,尤其适合广域网环境。例如,《CS:GO》通过延迟补偿和丢包处理(如根据后续移动指令「猜」玩家是否开枪),在高延迟或丢包时仍能保持基本流畅。
-
玩家体验的权衡:
- 帧同步的跳跃帧可能引发玩家不满,但能保证竞技公平性。例如,《英雄联盟》曾因网络延迟问题重赛,凸显了帧同步对公平性的重视。
- 输入同步的平滑帧可能导致轻微画面偏差,但能显著提升操作手感。例如,《CS:GO》的玩家更关注射击反馈的即时性,而非严格的画面一致性。
四、未来趋势:混合同步与智能优化
- 混合同步方案:
部分游戏开始融合帧同步和输入同步的优势。例如,《Apex 英雄》在技能释放时采用帧同步保证精准性,在移动和物理交互时采用输入同步提升流畅性,通过动态切换策略平衡公平性和体验。 - AI 驱动的动态补偿:
机器学习算法可分析玩家历史操作,预测未来行为(如「玩家 80% 概率向左转」),提前优化预判逻辑,减少回滚次数。例如,《使命召唤》的 AI 辅助预判能动态调整敌人移动路径,降低网络波动的影响。 - 边缘计算降低延迟:
边缘服务器的普及将缩短数据传输距离,使输入同步的延迟从 100ms 降至 10ms,几乎实现「零延迟」体验。例如,未来的云游戏平台可能通过边缘计算让影子跟随更精准,进一步减少平滑帧的突兀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