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HTTP 是一个用在计算机世界里的协议,它确立了一种计算机之间交流通信的规范,以及相关的各种控制和错误处理方式。
-
HTTP 专门用来在两点之间传输数据,不能用于广播、寻址或路由。
-
HTTP 传输的是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超文本数据。
-
HTTP 是构建互联网的重要基础技术,它没有实体,依赖许多其他的技术来实现,但同时许多技术也都依赖于它。
-
互联网上绝大部分资源都使用 HTTP 协议传输;
-
浏览器是 HTTP 协议里的请求方,即 User Agent;
-
服务器是 HTTP 协议里的应答方,常用的有 Apache 和 Nginx;
-
CDN 位于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主要起到缓存加速的作用;
-
爬虫是另一类 User Agent,是自动访问网络资源的程序。
-
TCP/IP 是网络世界最常用的协议,HTTP 通常运行在 TCP/IP 提供的可靠传输基础上;
-
DNS 域名是 IP 地址的等价替代,需要用域名解析实现到 IP 地址的映射;
-
URI 是用来标记互联网上资源的一个名字,由“协议名 + 主机名 + 路径”构成,俗称 URL;
-
HTTPS 相当于“HTTP+SSL/TLS+TCP/IP”,为 HTTP 套了一个安全的外壳;
-
代理是 HTTP 传输过程中的“中转站”,可以实现缓存加速、负载均衡等功能。
-
DNS 与 URI的关系:URL 包含了协议+主机名+路径,DNS 会将其中的主机名解析为 IP,进而方便根据 IP 协议进行寻址、路由;
-
TCP/IP 分为四层,核心是二层的 IP 和三层的 TCP,HTTP 在第四层;
-
OSI 分为七层,基本对应 TCP/IP,TCP 在第四层,HTTP 在第七层;
-
OSI 可以映射到 TCP/IP,但这期间一、五、六层消失了;
-
日常交流的时候我们通常使用 OSI 模型,用四层、七层等术语;
-
HTTP 利用 TCP/IP 协议栈逐层打包再拆包,实现了数据传输,但下面的细节并不可见。
-
二层转发:指的是OSI中数据链路层设备(交换机)通过MAC地址来决定转发到哪个端口
-
三层路由:指的是OSI中网络层设备(路由器)通过Ip地址来决定路由到哪个网络
-
域名使用字符串来代替 IP 地址,方便用户记忆,本质上一个名字空间系统;
-
DNS 就像是我们现实世界里的电话本、查号台,统管着互联网世界里的所有网站,是一个“超级大管家”;
-
DNS 是一个树状的分布式查询系统,但为了提高查询效率,外围有多级的缓存;
-
使用 DNS 可以实现基于域名的负载均衡,既可以在内网,也可以在外网。
-
浏览器地址栏里随便输入一个不存在的域名,比如就叫“www. 不存在.com”,试着解释一下它的 DNS 解析过程。
浏览器缓存->操作系统缓存->hosts->dns
-
HTTP 翻译成中文是“超文本传输协议”,是一个应用层的协议,通常基于 TCP/IP,能够 在网络的任意两点之间传输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数据。 HTTP 协议中的两个端点称为请求方和应答方。请求方通常就是 Web 浏览器,也叫 user agent,应答方是 Web 服务器,存储着网络上的大部分静态或动态的资源。 在浏览器和服务器之间还有一些“中间人”的角色,如 CDN、网关、代理等,它们也同样 遵守 HTTP 协议,可以帮助用户更快速、更安全地获取资源。 HTTP 协议不是一个孤立的协议,需要下层很多其他协议的配合。最基本的是 TCP/IP,实 现寻址、路由和可靠的数据传输,还有 DNS 协议实现对互联网上主机的定位查找。 对 HTTP 更准确的称呼是“HTTP over TCP/IP”,而另一个“HTTP over SSL/TLS”就 是增加了安全功能的 HTTPS。
http协议-破冰版笔记
最新推荐文章于 2025-04-12 18:47:16 发布